第117章(第4/6頁)

不過也足夠了。

加起來總共是十五場演出。

從錦城軍區出來,林夏領著文工團的這些女兵,坐著火車抵達一個又一個城市。

除了錦城的演出是在戲劇院,其他的都是在當地的軍區。

畢竟是屬於文工團,她們的表演也都是面向軍人的,給軍人帶去慰問的。

因為《紅色理想》太火,而且屬於錦城文工團出品,所以周清和那些軍區領導們一起商量組織了這次全國巡演。

第一場演出的時候,大家還會緊張。

第二場就好很多。

而且來看歌舞劇的多是軍人,更有感觸,回給她們的反應也讓她們更有觸動。

這種有來有回的表演,是很觸動心靈的。

特別是對一些新人演員來說,這對她們是一種很大的鼓勵,會讓她們愛上演出。

除了軍人們,如果該部隊有文工團或者宣傳隊的話,這些和林夏屬於同行的人也會來看。

有些軍人很熱情,還會給她們送花,給他們最純粹的喜歡。

所以一場又一場表演下來,歌舞劇的演員們越來越成熟。

表演也是越來越精湛。

不過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表演疲勞。

一直表演同一個歌舞劇,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動作台詞走位爛熟於心,每場表演又都是一樣的。

這讓她們慢慢對表演失去興趣,也不想再投入進去感情。

表演純粹依靠記憶的本能,這樣的表演從表面上看沒什麽,但是只要仔細去看,就會發現沒有那麽吸引人了。

或者說,沒有能讓人沉浸在劇情裏的情感表現了。

因為表演者吝嗇於展現角色的情感,觀眾們自然會有感覺。

一發現這個問題,林夏把巡演的腳步暫停了。

再馬不停蹄地趕去下一場表演,效果會越來越差,這和巡演的初衷不符合。

因為是巡演出了問題,林夏和在這個城市表演的軍區的領導闡述了問題,申請在軍區多住幾天。

這麽多人,現在帶回錦城也不現實。

大家都是軍人,而且她們的巡演屬於免費,軍區自然會幫這個忙。

停下來的這個城市是一個江南小鎮,古風古意,很多古建築保存完整。

除此之外,這座城市的郊外還有一片著名的花海。

是著名的花卉養殖地,品種不單一,每個去過的人,無不誇耀那裏的景。

林夏接下來的時間,就帶著自己手下的這些演員,步行、看花、看古建築、看流水潺潺、看各種人。

重新幫著她們找回對生活的熱愛,找回自己的情感。

表演多了,誰都會有煩的時候。

林夏和她們說:“每當我們煩躁的時候,不妨把目光再放進這個歌舞劇裏,重新去找它的閃光燈,重新喜歡上它。就像你第一次看到這個城市的景物那種驚嘆,你第一次表演這個歌舞劇時一定也有這種感覺,找回來,重新愛上它。”

林夏的一番話,讓眾人若有所思,也面有愧色。

林夏並沒有就此批評她們,因為這種狀態很常見,重要的在於怎麽去克服,而不是去批評。

看完這些景色大家重新出發,只簡簡單單地看向火車窗外,她們就發現景色很漂亮。

一閃而過,但是歲月靜好。

下一場演出,大家都狀態重新回來了,而且表演得更好了,每個角色的情感表達,還有她本人對角色的表現,都是更加深刻的。

所以這場演出,早就了空前受歡迎的局面。

一結束,就有無數軍人上前握手送花的,激動地誇她們的,非常熱情。

因為她們這個歌舞劇,確實是和軍人聯系緊密,而且更能觸發他們的感情。

所以表演得好,也會讓這些軍人更瘋狂點。

林夏這個角色委實很受歡迎,她收的花最後,最後放了一台子,她肯定抱不完。

花也不是什麽名貴的花,多是附近采摘的野花野草,但林夏很喜歡。

雖然很多她不知道品種,但那些花新鮮又芬香,被束成一束,盡管不是成心去紮的,可恰恰日這樣,有種野生美,和這些野花相得益彰。

林夏離開了也把那些野花都帶走了,準備做成花包,回頭放櫃子裏熏衣服。

最後一個城市的演出在京城。

此時的京城已經進入了秋天,雖然還沒有完全消掉熱氣,但大家身上開始穿上了外套和長褲。

畢竟這種季節,早晚溫差大,大家早上不加外套會很冷。

林夏她們這場演出和京城的那些文工團都沒關系,她們表演的地方在京城郊區的一個軍區。

這裏一個文工團和宣傳隊都沒有。

京城有名的文工團,這裏沒有一個。

就是因此,周清才在京城挑中了這個軍區演出。

免得和京城的文工團撞在一起。畢竟京城文工團的演員,太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