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4/7頁)

“戶口遷出去沒地了。這不行,我得想想。”

方英秀轉身一個人去她屋裏了,林夏沒有跟過去。現在她娘需要自己一個人的空間。

她站起來去廚房做飯。

今兒做什麽呢?

沒有肉了,林夏覺得今天天氣挺熱,菜園子裏的番茄和黃瓜長得最好,摘了幾個,做了個涼面。

方英秀吃著的時候也沒有很專心,顯然遷不遷戶口讓她非常為難。

主要還是地。

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地就是命根子啊。

林夏其實是無所謂的。

她也不貪圖城市戶口那點好處,農村的五畝地就更不需要貪圖了。

如果幾百畝,她還會心動下。

林夏本以為她娘會思考好幾天,畢竟是放棄五畝地還有自留地這麽大的事。

誰知道晚上吃過飯,方英秀拿出來一個本子,一本正經地和林夏說:“我按照公社書記說得算了一筆賬。”

“啊?”林夏望著方英秀,“那娘你算出來了什麽?”

“夏夏,你過來看。”方英秀扯著林夏坐過去,指著她算的賬說:“我算了城市戶口的好處,還有種五畝地我能得到的好處,兩個進行了對比。”

林夏拿著本子仔細看了看,發現她娘算的還挺好的,過程結果清晰明了。

“你這是得出來結論了?”林夏指著最後的結果問。

“嗯!”方英秀重重點頭:“就像書記說得,遷戶口更劃算。我遷戶口。”

而且方英秀心裏也清楚,這邊已經沒她的親人了,她本身就是逃難過來嫁給林夏她爹的。

林夏爹的那些親戚和她都不親,以後回老家祭祖,也都是林春的事。走了回來的次數機會不會有很多。

地就算包出去了,人不經常回來,收益也沒多少,倒不如直接遷走。

方英秀還問林夏:“你爹的墳能不能遷走?”

林夏看向自己娘說:“可以。但是我覺得林家這邊的人不會同意。不過娘你可以帶著爹的牌位,在京城的家裏給爹單獨供一個房間,一樣的。”

方英秀點點頭,覺得女兒說得有道理。

不過不能遷走墳,她心裏還是遺憾的。

林夏和方英秀說:“以後有機會,讓我哥來遷走。我在京城買好墓地。”

方英秀說:“把我的和你爹的買一塊兒。”

林夏知道方英秀這句話沒什麽意思,就是表達她去世後想和她爹在一起。

其實她買墓地,也是這樣想的。

既然已經下了決定,後面的手續就走得快了。

遷戶口還需要去公安局辦手續。

幸好各種證明文件林夏回來前就準備了,她做了兩手準備。

如果方英秀願意遷戶口,這些證明可以直接用,不用再跑一趟京城了。

如果方英秀不願意遷戶口,那就先留著這些證明,回頭她願意遷了再說。

有大隊長帶著,還有林夏爹以及自己哥哥戰友的關系,方英秀的遷戶口手續辦得很快。

三天就走完了手續,如果是其他人,絕對不會這麽快。少的的一周十天,多的半個月一個月不止。

手續辦完,林夏和方英秀就開始收拾準備去京城的行李了。

至於村裏的地,方英秀直接和大隊長說,讓他看著處理。

反正她戶口就要遷走了,這地也不歸她了。

至於房子,方英秀拜托了大隊長媳婦平時來看看。

因為拜托了別人幫忙,林夏家裏帶不走的牲畜,還有菜園子裏的種的菜,包括各種生活用品,都送給大隊長媳婦了。

大隊長和方英秀說:“這一季的玉米你肯定回不來收了。種子是你買的,還有上的糞,除的草,回頭地分給誰,我讓他們把錢不給你,直接給你匯到京城。”

方英秀同意大隊長說的,這是最好的辦法了。

其實原本不需要這麽趕的。

但是林夏說還是趁著暑假把事情辦好吧。

而且她的第二套房子還在翻修,得回去看著情況。

方英秀本身對這個村子也沒多少留戀。

要說好朋友,她也沒有結實幾個。大家都是鄰居關系,她本來就不是本地人,沒有別人那麽融入。

所以說走的時候,除了不舍得那五畝地,其他的倒是什麽都沒有。

拿著各種戶口遷入證明,還有家裏方英秀這不舍得扔,那不舍得送的各種東西。

兩人坐上了去京城的火車。

大部分大件的東西,林夏直接走了郵寄。

沒辦法郵寄的,比如方英秀非要帶走的一只雞,就是上火車的時候帶著。

索性也不是沒人帶雞上車的。

方英秀不是第一次坐火車了,對火車沒什麽稀奇的,還覺得味道不好聞,也擠。

現在又是夏天,車上的味道更難以言說了。

方英秀坐在座位上,和林夏說:“火車上人還是那麽多。”

林夏“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