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第2/2頁)

東梁國和南幽國戰敗,不代表兩國真正無能,全因對手太強。換成王族私兵,無論東梁還是南幽都能夠輕松取勝。

正因為頭腦清醒,太子淮才會愈發苦惱。

在王後面前,他表現得心平氣和,願意接受未來的命運。可事到臨頭,真正體會到個中滋味,又如何能沒有半點情緒。

捏了捏眉心,太子淮陷入沉思。

他突然有些明白父親的心態,也能夠猜出為何父親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勾結南幽氏族,做出諸多不公之事。

理解不代表贊同。

設身處地想一想,換成是自己,哪怕局勢再難,也絕不會走上這樣一條路。

“一步錯步步錯。”

太子淮不再猶豫,提起刀筆,親自擬定旨意,用人王印和太子印,贊成南幽侯禪位。

印章落下,仿佛卸下肩頭重擔,太子淮不由得一陣輕松。

“來人。”

旨意封好,太子淮不打算交朝中商議,直接派人送往南幽國。

事情已經拖得太久,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

父親的路走不通,他只能另辟蹊徑。不確定前路會有多少阻礙,太子淮唯有親自去探索,一步一個腳印。

無論如何,中都城象征意義仍存,他就還有機會。

將事情簡單到君權和臣權,哪怕情況再糟糕,他也有應對之法,總不至於落到南幽侯的下場。

不是他對自己過於自信,而是他相信郅玄的人品。

即使見面次數不多,太子淮也能揣摩出郅玄的性格。這位年輕的西原侯有蠻橫跋扈之名,實則行事公正。不觸及他的底線,某種意義上,太子淮還能得到他的庇護。

想到這裏,太子淮愈發覺得母親的話很有道理。

早知不是對手,何必為難自己。靠上一個強有力的姻親,抱住一條大粗腿多香。

中都城旨意送出,送信人快馬加鞭,趕在世子瑒和趙顥有下一步行動前抵達南幽國。

讓來人詫異的是,宣讀旨意之後,即將成為國君的趙顥未見激動,北安國大軍上下也泰然處之,反倒是南幽氏族喜出望外,一個個心花怒放,手舞足蹈,仿佛是喜從天降。

“怪哉。”

身在中都城時,送信人曾聽聞戰報,知曉趙顥在南幽國一路橫掃,殺得大小氏族鬼哭狼嚎。

這樣一尊殺神將要成為國君,壓在眾人頭頂,氏族們不見驚慌反而歡呼雀躍喜上眉梢,怎麽想怎麽奇怪。

更讓來人不解的是,舉行過禪讓儀式,趙顥沒有留在南都城,而是將國事暫托於讓出君位的幽鰲,自己隨大軍啟程,一同返回北安國。

大軍攜帶大量糧食,其中有二十車是專為西原侯準備,在未出南幽國境時就轉道西行。

世子瑒做得體面,特地給中都城送去兩車。

沒有西行車隊對比,兩大車好稻實屬難得。但事情就怕比較,二對二十,孰輕孰重,明眼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送信人心中不滿,卻也沒頭鐵到找上門。

能被太子淮委以重任,證明不是沒有腦子,能看得清形勢。

中都城勢微,自從暴露出王族私兵虛弱,在兩百甲士面前不堪一擊,天下諸侯國就變得蠢蠢欲動。尤其是大諸侯,再難受到控制。

世子瑒願意給中都城入貢,已經是全其顏面。想要更多,落在對方眼中怕是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

想清楚之後,送信人擺正心態,回程路上倒也輕松。

再看被他視為老謀深算的世子瑒,此時卻苦著一張臉,坐在帳內無計可施。

“當真要走?”世子瑒道。

“大軍歸國時,顥自會返回。”趙顥一邊說,一邊解下甲胄。

日前信鴿飛抵,送來一封短信。信中寫明郅玄將巡邊境,如果趙顥有時間,可前來一晤。

郅玄這次巡邊是臨時起意,主要為從東梁國拿下的大片新土。

按照計劃,這些土地會種植大量甜菜,收割之後專門用來制糖。

甜味很是稀有,大多只能從蜂蜜中獲取。

野蜂兇悍,尋找蜂巢割取蜂蜜要冒不小的風險。缺少采蜜人的諸侯國,蜂蜜價極高,往往有價無市。

西原國真能熬煮出糖,各地商人必蜂擁而至。屆時,郅玄和西原氏族又將賺得盆滿缽滿。

郅玄巡邊正遇趙顥歸國,種植甜菜的地界距大軍路線極近。

認真考慮之後,趙顥決定暫時離隊,去同郅玄見上一面。

趙顥離開後,手頭事務需要移交世子瑒,這也是讓世子瑒最不滿的一點。他是兄長,於情於理都不能被如此壓榨!

“半年之期尚未應諾,大兄是要反悔?”趙顥擡起頭,雙眸深邃,手指緩慢收緊,指關節發出清脆聲響。

看情形,大有道理說不通就靠武力解決的意思。

世子瑒很想堅持,到底沒能堅持住。

兄弟太能打,隔三差五就不講理,做兄長的好難,簡直沒有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