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草原的冬季格外漫長,寒風呼嘯,大雪一下就是數日。

天地間少有雜色,目光所及盡是白茫茫一片。

一場大雪過後,王子淮的家臣滿載而歸,人王賜婚的使臣隊伍抵達新城。

攜帶賜婚旨意的隊伍進入草原,連遇兩場大風,沿途都在下雪。隊伍走走停停,比預期晚到數日,和王子淮的家臣成功錯開。

護送隊伍的甲長率先入城,經人告知才曉得郅玄不在城內,正在礦場巡視,處理幾家氏族的糾紛。

“君上晚間將回顥城。”接待隊伍的大夫說道。

不久之前,兩座新城被重新命名,經巫蔔乩,趙顥所建名為顥城,郅玄統轄則為玄城。

兩城隔河相望,如同光和影。

冬季河面封凍,車馬行人往來自如。春暖花開冰層碎裂,為方便出行,河上將架設橋梁,並沿河立起水車,方便取水灌溉和城內生活。

顥城內的建築泰半竣工,目前正準備鋪設下水管道。由此聚集大量工匠,暫時安頓在庶人坊內。

玄城剛剛動工,城墻尚未立起,不久前抵達的陶老每日在城內走動,觀察四周地形和水源,重新設計規劃,務求拿出最好的方案。

和初見時相比,陶老不再瘦骨嶙峋,枯瘦的四肢變得有力。花白的頭發用麻布束起,滿臉溝壑卻精神矍鑠。行動時無需攙扶,甚至丟掉了拐杖,勘察地形時健步如飛,照顧他的年輕人都比不上。

正因如此,他才能撐住漫長的路途,從郅地來到草原。

“這裏,就從這裏開挖!”

陶老不只為城內設計下水管道,還帶人開鑿水井。

有了水車,從河流引水固然方便,但城內必須有水井,而且數量絕不能少。

“君上,草原氣候莫測,萬一河流幹涸,或有心懷叵測之徒汙染水源,城內恐將無水可用。”

陶老的話提醒了郅玄,若有人在河上遊投放死去的牲畜,對兩城都是不小的麻煩。

為杜絕隱患,他命人沿河而上,每隔一段距離就建起棚屋,由卒伍帶領投靠的戎人駐守。同時抓緊在城內開鑿水井,如果找不到開鑿點,大可以擴建城池,將水源囊括進來。

在草原建城有一點好處,沒有範圍限制,只要有能力,想建多大建多大。不像中原,還要考慮到是否會越界,是不是會牽涉到別人的封地。

有郅玄的命令,陶老帶人迅速開工,城內水井一座座出現,沿河而建的棚屋發展起來,除了看顧水源,還成為往來隊伍的落腳處,發揮出更大作用,赫然成為原始版的驛站。

賜婚隊伍抵達時,恰好有下遊驛站完工。

匠人們十分有經驗,屋舍以青石為基,用木料搭建,十分牢固耐用,能扛住草原冬季大風。

屋內十分寬敞,一點也不逼仄。

東西方向開有木窗,房門關閉,照樣可以透入光亮。墻上有插火把的凹槽,地上有泥爐,並預留通風管道,即使門窗緊閉,也無需擔心煙氣嗆人。

睡覺的地方是一張火炕,燒熱之後,整個房間都會暖和起來,比睡在帳篷裏舒適許多。

草原並無火炕,西原國內也沒有。

郅玄派人搜羅好一陣也沒找到會盤炕的匠人。最終只能矮子裏拔高個,從泥瓦匠裏挑人來做。

沒有專門的手藝人,一切靠郅玄口述和匠人摸索,動手時自然困難重重。不是盤好的火炕燒不熱,就是煙氣排不出去。等到房間內暖和起來,門一打開,煙氣撲面而來,站在門口就被嗆得咳嗽,走進去更有騰雲駕霧之感。

匠人們知道火坑是個好東西,奈何找不出訣竅,始終無法完善。

最終還是陶老出手,帶著幾個徒弟研究數日,總算做出了既能燒熱又不會冒煙的火炕。

火炕最初在驛站試用,保暖效果極佳。得知是郅玄的安排,投靠的戎人又跪倒一地,滿臉都是敬畏,眼中燃燒狂熱。

在城內幹活的狄奴懼怕郅玄,對他十分敬畏,卻不像戎人這般狂熱。偶爾說話漏風,下場就是被戎人圍起來狂毆,只要打不死就會往死裏打。

幾次之後,狄奴也學聰明了,不想再挨揍,無論心裏怎麽想嘴巴都會閉緊,不會向外吐露半個字。

個別狄奴沒留神又被狠揍一頓,沒地方說理,只能一邊疼得齜牙咧嘴一邊暗罵戎人不是東西。

他們實在不明白這些戎人發什麽瘋,在戰場上也沒見這些家夥如此賣力。

火炕的好處顯而易見。

在驛站試用之後,郅玄決定用於城內。無論氏族坊、國人坊還是庶人坊,統統盤炕。奴隸坊沒有太好的條件,全都做成大通鋪,擠一擠更加保暖。

趙顥得知此事,親自去驛站看過,當日就找上郅玄,希望能借調匠人。

“可以,沒問題。”郅玄笑呵呵答應。只是笑歸笑,開價的時候半點沒手軟。同時表示,款項不能用狄奴抵充,必須是造城的材料和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