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4頁)

“這種話,不許再說!!”

徐文凱迅速整理衣裳,他換的是一身大禮服,當場拂袖而去,徐文垣還想追,被兄弟拉住,徐五郎徐六郎死死拽住了他,急道:“二哥,你難道忘了徐家家訓和父親遺囑了嗎?!”

徐文垣掙了幾下,掙不開,徐文凱龍行虎步已經走得不見人影了,他一下子就如同一個泄氣的皮球般栽倒在椅子上,“……你說我為什麽?還不是為了咱們徐家?”

“行了二哥,聽大哥的吧。”

“就是啊,……”

徐家兄弟如何,就不說了,再說徐文凱。

他快步來到靈堂,哭聲陣陣,大禮參拜過大行皇帝遺體之後,徐文凱端正站起,重新一拂下擺,端端正正跪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殿下居嫡居長,當承宗廟繼帝位!!”

徐文凱語氣鏗鏘有力,底下寂了一瞬,緊接著就是洪鐘般的齊聲:“……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殿下居嫡居長,請承宗廟繼帝位!!”

季子穆一陣心血上湧,他慢慢直了起身,而眼前的人,除了驚愕望著他目露不甘的季子禮季子瑛一派,全部伏地,向他叩首。

——季元昊登基沒有很久,諸子也不過剛剛長成,奪嫡才露苗頭,大家還遠沒有站隊。

季子穆乃元後所出的嫡長皇子,如今陛下駕崩,他繼位登基,理所當然。

甚至不需要返回陽都,季元昊禦駕親征,整個朝廷也跟出來大半,不但武將,重要文臣都在這裏了,即日就能在大行皇帝靈前行參拜新君大禮。

季子穆慢慢站起身,以徐文凱馮葙唐顯州陳義渠為首的一幹文臣武將當場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新君正位,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季子穆站在三層台階之上,身後是他那父皇的遺體,面前除了跪地一地的文臣武將之外,還有不得不跟著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的季子禮和季子瑛,他心血上湧,他終於贏了!

季子穆唇角動了動,啞聲:“諸卿平身。”

一錘定音。

在徐文凱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力撐之下,新帝於靈前即位,名分徹定!

……

季子穆於陣前即位之後,將立馬接手主帥一職及所有軍務。

季子穆有自知之明,幹脆利落將這一切皆托付於徐文凱值之手。

徐文凱也不啰嗦,深吸一口氣:“末將,領旨!!”

現在情況真的十分緊迫,容不得君臣二人矯情半分,皇帝陣亡於楊延宗之手的消息已經捂不住了,一下子全軍嘩然士氣大動,這麽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楊延宗怎可能放過?

楊延宗率大軍乘勝追擊,朝廷大軍撤入臨陰城,臨陰城城高池深,楊延宗也不硬攻,他采用以點到面合圍困扼之戰策,當天就分出七路大軍,兩邊迂回包抄,星夜奔襲傅山關、虎坡、陰平、呂縣、太丘、章門和津水渡。

楊延宗身經百戰眼光毒辣如狼似虎,這七個點一下,旋即對臨陰城呈全包圍的態勢。

朝廷所有支援及補給都將沒法通過,甚至還能截斷通往臨陰的重要水源潥水——臨陰城是大城,內存糧食估計足以供大軍數年之久,只不過水源卻不行,一下子承受了數十萬大軍,臨陰水井根本供應不過來。

更重要的是,一旦朝廷大軍被困,音訊斷絕,這對剛剛失去大行皇帝的大慶朝廷來說絕對是個致命危機!

——萬一陽都那邊有人出昏招,又或者楊延宗又什麽衍生計劃,需知後者在陽都經營多年,到現在他肯定還有不少內線和細作在朝中宮中的。

逼得徐文凱,不得不開城遣兵馳援七點!

可戰爭有時候往往就是這樣的,打的就是士氣和戰機,一步下風將步步艱難,想重新扳回來,那可就不容易了。

在暮春三月的江陵戰場上,徐文凱是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這才得以護著新帝重新率軍站穩腳跟。

而楊延宗在接下來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裏,連下江陵三關十二城,占據了臨原往東北的半壁江陵。

自徐文凱往下,朝廷一幹悍將付出的血的代價,成功搶回七點中的其中三點,之後護著大行皇帝遺體以及新帝撤往章丘津水一線。

期間,折損了數萬精兵以及七八員悍將,甚至連徐六郎徐文勍都在陷於圍困中被敵軍擒獲。

五郎六郎是負責殿後的,這是極關鍵卻也是最危險也的一個位置,徐文凱將它交給到了自家人手中,五郎六郎當時執令鏘然下跪:楊軍欲跨越後防線,除非跨過他們的屍體!!

最後後軍失陷,被楊軍重重圍困,徐文凱當時若援,能救幼弟,但卻會錯失護駕撤往章丘津水一線並成功布防的良機。

徐文凱灑淚當場,但咬緊牙關:“撤!!”

“以最快速度,天黑前必須抵達津水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