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4頁)

陳廣元不聽,快步往下,一步踏下階梯,回頭:“汝等不必多說,本帥自有分寸!”

他立即傳令,擒下楊延宗遣來的那一眾心腹以及新將,“準備,開城……呃!”

他話未說完,忽有劍光暴起,一道銀色雷霆般閃過,直接將陳廣元頭顱斬下!

是楊延宗。

他一身重鎧,身後緊跟著馮鐵雄。

季元昊動身當夜,他就接訊了,他就防著季元昊這一手,當場連和妻兒告別都來不及,立即交代手頭軍務,飛馬率騎兵繞西道趕至。

楊延宗一劍殺死陳廣元!

鮮血噴濺而出,他冷厲的側臉猩紅點點,楊延宗瞥向早已投向己方的陳廣元副將黃德漳:“即日,黃德漳接替陳廣元為主將,馮鐵雄為將副!”

他立即作出調整,原陳廣元麾下人馬皆有擢升,而他的布置在武寧的心腹則順勢安排在某些重要的節點。

恩威並重,軟硬兼施,新舊皆用,這武寧原來的守兵都是陳廣元的人,目前維穩,日後再慢慢替換不遲。

楊延宗以雷霆之勢,飛快將局面控停下來了。

武寧陳山不失,後方橫谷、萬山二道即穩如泰山。

這是自古中原進入梁州鄭中的最重要通道。這梁州鄭中,其實就是古漢中了。古漢中連通西南西北,乃兵家必爭之地,要是真被季元昊成功拿下,那西南西北就將即時被割裂為二了。

幸好楊延宗反應夠快手段足夠強硬。

他一到,迅速把控住了武寧和陳山局面。

而西南西北多地他的親信所控的駐軍,也陸續開拔趕往前線,集結成大軍,與朝廷王師呈對壘之勢。

期間幾番輾轉挪移,強攻強守各出奇謀,雙方調兵遣將迂回奔襲鬥智鬥勇。

反正截止到蘇瓷坐滿雙月子的時候,戰線已經徹底南移並拉開了。

等到寶寶六個月大,初春漸暖,蘇瓷終於攜孩子緩緩南下的時候,戰場已經徹底定於江陵的雉陽至臨原一線——這是整個西南西北防線之中,朝廷最好展開攻占戰的地方。

後面的陵山關及秣子道一個險峻程度不夠,另一個也很短,反正就是地利優勢不算明顯,而前方又是比較開闊有將近百裏的丘陵山地。

丘陵山地雖然也不如平原好進軍,但這算是西南西北的唯一一個缺口了,季元昊幾經試探和挪移,最終把戰場鎖定在這個對他們最有力的區域。

逼得楊延宗也不得不率軍出臨原安營紮寨,雙方展開了正面的丘陵大戰。

這半年時間,楊延宗也實在忙得很,戰事如火如荼,他全神貫注都在這上頭,有時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送回給蘇瓷的信很多時候只有匆忙寫下的幾行字,“安好,勿念,待春暖花開時,你再攜兒緩緩南下不遲。”

待到真二月開春,蘇瓷攜六個月大的寶寶乘車慢慢往南的時候,戰場已經定在臨原有一個月時間了。

雙方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各有勝負。

只不過,楊延宗已經不想拖下來了。

“江南稠富,米糧不斷,而徐文凱等將乃當世英傑,不管統戰之力還是戰力,俱是佼佼者。”

更重要的其實是季元昊。

不得不說,季元昊這個人雖然有不少讓人詬病的地方,但他能屈能伸,深知利弊,自己雖不熟戰,卻極重極能放手放權給徐文凱。

有他這麽一個統帥在,再有舉一國之兵及國力,可以預見的,敵軍續航能力有多強。

這樣的續航能力,而徐文凱等人的本事楊延宗也深知,如無意外,這場戰事將會曠日持久。

——這就絕非楊延宗願意見到的!

一來,作為守方,楊延宗深知久守必失。

二來,更重要的是,他初據西南,短時戰役還好,卻並不適宜拉開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他此刻更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攘外安內,站穩腳跟,繼而將西南和西北牢牢握在手裏。

所以,季元昊必須死啊!!

只要季元昊一死,朝廷大軍必亂,他趁不趁機反進軍另說,而朝廷卻必然無法再這麽高度一心來征伐他了!

久戰問題將立即迎刃而解。

深夜,偌大的帥帳之內,楊延宗端坐在十二扇猛虎下山巨屏的帥案之後,他手指快速輕點案角,厲眼微微眯起。

火候也到了。

——楊延宗之所以出陵山關築營寨於臨原西,出了上述的軍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先前埋下的某顆棋子,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季元昊是皇帝,哪怕不肯枯坐中軍身側也是拱衛重重眾軍簇擁,且他非常聰明,也放了替身王旗,開戰之後,楊延宗的細作是很難真正鎖定他的真身所在,更甭提其他了。

楊延宗欲殺季元昊,就不能用尋常方法。

反間計,策反季元昊身邊近人繼而裏應外合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