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頁)

楊延宗一身黑甲,戎裝整齊騎在戰馬上,冰冷的甲胄讓他的五官輪廓看起來比以往更加冷硬英武,通身氣勢憑添上幾分說不出的淩厲肅殺感,他注意到蘇瓷撩起車簾在探頭探腦,放緩了幾步與車並行,微微俯身:“怎麽了?”

蘇瓷說:“我想騎馬。”

行,那就騎唄,本來想著有車她坐著舒服一點,她不樂意就算了,馬本來就備著的。

楊延宗吩咐一句,她的馬很快就被牽上來了,那是一匹溫馴的棗紅色大馬,楊延宗伸手一拉她,一轉一托,蘇瓷已經穩穩落在馬鞍上了。

她很高興,側頭沖他露齒一笑。

楊延宗微微笑了下。

兩人並騎行了一會兒,直至有人來稟事他才一提馬韁掉頭往後面去了。

蘇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眨眨眼睛。

咦?他好像不生氣了耶。

兩人相處,好像今天他回家開始,就恢復正常了。

不是好像,是確實。

蘇瓷腦筋轉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想明白楊大佬變化的原因,難道被他老娘刺激了?但兩事也不搭界啊!

行,不管了,恢復就行。

蘇瓷想不通就算了,反正楊延宗恢復她就樂得高興,偷摸著考察了半天,確定他確實沒有秋後算賬的意思,她就樂顛顛就把這個問題丟在腦後去了。

然後四舍五入,她直接把之前那茬子事當沒發生過了。

……

由於半下午才出發,所以今夜是連夜行軍的,到了暮色漸深的時候,楊延宗問她:“困嗎?”

困可以到車上睡會,這車除了他們的私人物資之外,另外一個用途就是考慮到蘇瓷困可以上車咪一下。

不過蘇瓷不困,她這還是第一次跟著行軍,興奮著呢,“不用,我不困。”她興致勃勃左顧右盼一陣:“咱們不用快一點的嗎?”

她不大懂,但目前這行軍速度真心不算快的,而且軍士規模也不算很大,人數約莫就兩三萬。

楊延宗淡淡道:“我們是第二批。”

所以不十分趕,在接到徐老將軍軍報的第一天,陽都親備軍當天已經開拔了。

“糧草和我們慢一步。”

而且楊延宗這趟前往,掛的也只是軍事顧問的頭銜,急什麽急?

“哦。”

蘇瓷恍然大悟:“那我們什麽時候能到呀?”

楊延宗說:“後天。”

很快的,不用攜帶輜重的輕便軍日行大概八十裏到一百裏,而陽都距北疆重鎮臯邊其實非常近,也就二百裏剛出頭的路程,當初太宗皇帝設這個陪都的意義就是“天子守國門”,並且還留下訓誡每任皇帝都不得視其如空置,如非特殊情況至少得有一半時間駐蹕陽都。

就是生怕京城近江南,錦繡溫柔之鄉會腐蝕帝王意志,讓其不知兇險,一代弱過一代,到最後淪落到前朝末年時那般連馬都不會騎的皇帝。

本朝皇帝弱倒不算弱的,比前朝理想多了,就是不知為毛總是沒有兒子,鬧得腥風血雨亂糟糟的,失控了也不止一次。

就這麽跟著大部隊行進了兩天,在第三天午後抵達了臯邊,這是個艷陽正熾時分,夏日草木豐茂郁郁蔥蔥,忽聽見前方有人喊:“到大臯嶺了!”

她揉揉惺忪的睡眼,立馬好奇扒著弦窗往外探頭一看,不由哇一聲。

只見前方天空湛藍,一碧如洗的蒼穹之下,有一道巍峨山嶽如同屏障,從左往右連綿不絕一路延伸至目力盡頭,山勢蒼渾,其上修建了一道長長的黑色天塹般的長城,伏山梁而往兩邊不斷延伸開去,延綿不絕,氣勢雄渾。而視線最中心,是建立在山上的臯邊城。它牢牢卡在兩山斷裂的缺口之中,嚴絲合縫,整個城墻墻體乃至目力所見的民居都是用大塊的黑石修築的,最前方的是一個巨大的方正塔頭,如同一個虎頭,執矛兵士全副代價,肅然瞭望巡守,這一整個臯邊城就像一個盤踞在山間的猛虎,蒼渾雄勁氣勢磅礴得撼動人心。

蘇瓷趕緊下車上馬,睜大眼睛,一路上目不暇接,經過三驗三檢,他們進入了臯邊城,然後沒多久還看見了那個聲名震動大慶的徐世恭徐老將軍。

見到這位,不管是楊延宗還是季元昊,抑或同來的任何一個武將,甚至還有監軍童繼恩,都紛紛下馬見禮。

老將軍年愈七旬,但看著身板硬朗,精神矍鑠,目光炯炯,他戴甲配刀,花白的胡須和兩鬢,都不掩他的鐵骨錚錚。

老將軍也沒廢話,找個借口打發掉了童繼恩後,帶著楊延宗幾人沿著城墻往前方行去。

一轉過另一面,又是另一個幅景象,獵獵勁風,迂回的山勢盡頭,隱約可見茫茫草原,但此時已被連天的北戎營帳占據,黑壓壓的北戎大軍目前已經占據了古關口,並以對臯邊發動過兩次攻擊,不過規模都不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