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 朕就是昏君(第2/2頁)

為了石柱子弟兵的安全,她當時就隨手從耳朵上摘下一對金耳環,送給了前來送貨的崔成友。

事實上,在南明小朝廷成立以後,面對南明的來人,秦良玉就想起當初全旭對川軍的支持。

秦良玉與洪承疇不一樣,洪承疇是畏懼了全家軍的兵容之盛,裝備之良,認為打起來他沒有任何勝算,而秦良玉覺得投降,初衷與洪承疇並不一樣。

她曾路過大名府的全家莊鎮,親眼看到那裏的繁榮,和百姓安康,家家戶戶有余糧,人人都有衣服穿,那裏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洞天福地。

這些年,全旭一直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從遼南,再到整個遼東,整個關外,全旭所占領之地,百姓生活富足,沒有官府橫征暴斂,也沒有士紳強取豪奪,他與任何野心家不同。

全旭所過之處,就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她雖然守著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卻不能改變四川的貧窮。

但是,全旭可以做到這一點。

秦良玉不惜親自北京,目的就是希望全旭可以帶給四川人一條出路。

秦良玉甚至沒有與全旭的人接觸過,也沒有談判,更沒有提出過自己和馬家的出路問題,她需要的只有一點,可以讓四川百姓有口飯吃,不在饑饉遍野。可以讓四川百姓活得更好的一點。

這一路上從四川來到北京,她親眼看到,雖然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戰火摧殘,不過,全氏大明的官員和士兵,都在帶著百姓重建家園。

這場罕見的暴雪,沒有擊倒全旭和他的新朝廷,雖然也有一部分百姓被凍死,或病死,但是絕對大部分受災的百姓,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一座座臨時搭建的房屋,就像現在川軍居住的營房一樣的房屋,成了受災百姓的臨時居所,災民安置點的百姓,人人面色紅潤,根本就不像是受災的樣子。

她還親眼看到受災百姓的食堂,平心而論,那些災區的百姓,夥食遠不如全旭招待川軍兄弟們那樣豐盛,主食要麽面條,要麽豬肉白菜燉粉條,盡管裏面也有多,卻不多。

盡管如此,災民百姓的飯量卻不受控制,能吃五個饅頭或十個饅頭,都是隨便,盡管很多人穿著舊衣服,破破爛爛,卻可以防寒保暖。

如果不考慮那些百姓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像是軍隊,還以為全旭一口氣擴充了幾百萬軍隊呢。

沒錯,這個時代想要一次性調撥大量的棉衣是不可能的,這些運往災民的棉衣,既有百姓捐獻的舊棉衣,也有軍隊捐獻的舊棉衣,也有直接是從軍需倉庫裏拉出來的嶄新軍裝。

不管全旭采取了什麽辦法,至少沒有看到受災百姓自生自滅。

雖然說,面對災民,崇禎也不是坐視不理,他也下旨賑災,可問題是,崇禎和他的官員們,在賑災方面的付出,完全不是一碼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麽兩相比較下來,崇禎會丟掉江山,那就不奇怪了。

通過這場救災,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百姓,誰還認為全旭是亂臣?

老百姓不在乎誰是皇帝,只要這個皇帝能讓他們少交稅,那就是好皇帝,如果這個皇帝在關鍵時刻,頒布一道賑災詔書,已經算是明君了。

事實上,在眼下百姓眼中,全旭的地位,可以說是千古未有的聖君。

就在秦良玉浮想聯翩的時候,她眼中的這個千古聖君,正在他的末日堡壘中,顛鸞倒鳳。

全旭的末日堡壘自從來到明末以後,基本上沒有動過,四五年來不動,再好的車也會出現問題,特別是電池組,到了壽命的年限。

全旭就把末日堡壘轉移到後世,進行大修,大修之後,就被全旭帶過來,可以玩一下。末日堡壘也只有冬天,寒冷把地面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的時候,全旭這才可以浪一下。

他與三娘躺在末日堡壘的大床上,用投影觀看著法國大片,享受著立體環繞音響帶來的刺激,一邊實踐操作著。

三娘筋疲力盡的望著全旭:“相公,你這是不是像戲文裏昏君?”

“什麽叫像,你自信點,把像去掉!”

全旭沒有半點不好意思:“我就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