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留他們在這裏肥地

其實,還真讓孫承宗猜對了。

就在皇太極接到範文程的情報,洪山口城被攻克的時候,他就有了退意。

倒不是皇太極怕了明軍,明軍在京城城下的表現,雖然不如歷史上那樣糟糕,不過,皇太極依舊有勝利的信心。

作為明軍的老對手,他知道,明軍是在小規模與後金軍隊相遇的時候,往往是勝多敗少,一旦兵馬超過十萬,非常容易打崩明軍。

這主要是,兵馬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可而止。

明軍以步兵為主,兵馬越多,需要的民夫越多,在盟友的配合之下,只要稍微一煽動,明軍就會潰不成軍。

可問題是,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阿敏這個毒瘤。

鑲紅旗的慘敗,皇太極始終不相信是明軍戰鬥力強大的結果,他更願意相信是阿敏在搞鬼,引誘嶽托出兵的胡爾哈刺已經被找到了。

經過審問,胡爾哈刺熬不住刑,只好順著審問的口吻,把事情引到了阿敏頭上,結果就變成了阿敏使計,引誘嶽托出兵,中了明軍的埋伏。

明軍以天雄軍、山西軍兩萬余大軍配合,由於嶽托意外中炮慘死,其麾下的鑲紅旗騎兵,擔心回去受罰,於是,他們不再撤退,與明軍死戰,最終全軍覆沒。

這樣的結果並不能說明什麽,只能說明明軍的運氣太好了,明軍的火炮炸死的最高級別的將領就是嶽托,也是意外。

然而,意外在戰場上卻無處不在。

恐怕,阿敏也沒有想過要弄死嶽托,而是想讓嶽托吃個敗仗,打擊他的威信。

另外一個情報就是讓皇太極產生了誤判,他非常想弄死阿敏。

據幸存的鑲紅旗旗丁匯報:“天雄軍戰車火炮,列陣而戰,任憑我軍箭矢如雨,他們凜然不懼!”

這是實情,卻讓皇太極想到了一個老對手,擅長使用火炮的戚家軍。

戚家軍全軍覆沒,這是明朝與後金都知道的事情,可問題是,戚家軍為何會死灰復燃?

皇太極的第一反應是,戚家軍如果有幸存者,那只能是當初負責打掃戰場的鑲藍旗暗中放水。

如果不是大明放水,後金早就不存在了,可同樣,為了利益,阿敏在暗中放水也並不奇怪。

皇太極最大的失誤是沒有把阿敏帶到京師,而是讓阿敏守遵化府、永平府這個後路。

更何況,洪山口城易守難攻,怎麽可能失守?

唯一的可能還是阿敏放水,畢竟,洪山口城裏有阿敏的不少包衣奴才,這些人打不了仗,可是開個城門,讓洪山口城失守還是可以辦到的。

在阿敏的陰謀詭計之下,後金已經損失了二十二個牛錄,這可是自他後金建國以來最大的損失。

此時的皇太極已經萌生退意,對他而言,攘外必先安內,不收拾好阿敏這個不安定因素,怎麽可能與明軍堂堂正正的作戰?

皇太極決定撤軍之後,速度非常快,他命阿濟格率領繳獲的物資和百姓先一步撤退,余者向永定門發攻佯攻。

崇禎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後金以莽古爾泰為首,所部沖向永定門,隨即向城墻上發射三輪共計上萬只箭矢。

城墻上的明軍將士被壓制得無法擡頭,在這個時候,莽蟒古爾泰所部後退,換阿濟格所部上前,後金軍隊采取輪流式,以耀武揚威的方式向明朝廷宣誓撤退。

只是,皇太極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莽古爾泰撤退的時候,祖大壽朝著莽古爾泰麾下的無甲步兵發動了襲擊。

在關寧軍騎兵的攻擊之下,幸好有阿濟格率領兩千精銳騎兵救場。

祖大壽雖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過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依舊造成後金軍隊三四千人的傷亡,自身損失不過數百騎。

結果,其他明軍將領就心思各異。

當然,這些明軍將領的心思是不同的,比如總兵滿桂,他的目的就是單純的殺敵報國,一謝君王。比如侯世祿,他的想法則是趁機刷刷戰績。

可是,無論是怎麽樣的情況下,隨著祖大壽的出戰,接著滿桂和秦承祖這對搭档,也率領八千兵馬出戰,滿桂頭鐵,他選上阿濟格。

阿濟格麾下精銳騎兵戰鬥力非同凡響,但是,滿桂和秦承祖麾下八千精銳如同一頭蠻牛一樣,直接沖向阿濟格的大陣。

秦承祖準確的說,就是全旭的學生。

他學著全旭的形式,將滿桂和他麾下的數十門一零五野炮,對著準備與滿桂硬剛的阿濟格部中後衛的騎兵一陣猛轟。

阿濟格部後營先潰,滿桂和秦承祖獲得大勝,斬首超過千級。

這下明軍將領就興奮起來了,明軍將領在明末的時候,已經養成了兵為將有的習慣,損失是他們自己的,如果打了敗仗,不僅僅會被追究責任,還沒有辦法彌補損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將領面對後金的時候,都是能不打就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