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戰爭機器已經開動

盧象升其實並非一定要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北京周邊兵力,其實是不缺的。

大明在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加強了軍營的兵力布置,在最初的北京四十八衛,增加到了七十二衛,僅衛所兵就高達四十余萬。

當然,衛所兵不堪一用,這是天下共知,即使刨除了北京周邊的衛所兵,京師還有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五軍營由騎兵和步兵組成,分為中軍、左掖軍、左哨軍、右掖軍、右哨軍。

三千營是蒙古投降過來的三千騎兵組成,到了嘉靖年間,三千營已經有七萬余人,神機營並非後世網上普通傳說的五千人,事實上,神機營設有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中軍,十五司,編制人數五萬七千零五十一人。

雖然明末軍隊吃空餉非常嚴重,總體來說,是由北到南,逐漸嚴重,北方邊軍哪怕最嚴重的地方,吃空額,大約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京營其實更嚴重一些,大約只有實際賬面數字的百分之四十,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能有百分之十就不錯了。

盧象升比一般文臣更了解京營兵力,這主要是他在中了進士之後,一直是在戶部觀政(實習),擔任戶部主事,員外郎,最後才升到大名府的位置上。

就算不算孫承宗麾下的十數萬軍隊,以及滿桂、尤世福,侯世祿等將領帶到京師的勤王之師,北京周圍的兵力不下四十萬,這不是水份,而是實打實的數字。

勤王詔令發出之後,這邊如果應對,其實也是勞民傷財,可是不應對,保不齊會出什麽妖蛾子?

“東升,對於此事,你怎麽看?”

全旭聽到這話的時候,微微一愣:“我怎麽看?”

他略作思考,隨即道:“天子有難,臣民豈能自顧而不援之?”

無論如何,此時必須政治正確。

事情做不做,這是另外一回事,口號必須先喊出來。

盧象升沉默起來,雖然全旭的態度沒有什麽新意,與大名府的官吏和士紳一樣,不過目的雖然一樣,用心卻不一樣。

大名府的士紳們,又是出人,又是出裝備,又是捐獻糧食,還生怕盧象升不去北上勤王,其實就是想借著後金的手,除去盧象升。

而全旭則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忠君。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全旭先有‘倉廩足、衣食足’的前提下,開始知禮,不僅僅北上國子監就學,同時,還對他的佃戶和租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在全家莊鎮這個原本的不毛之地,在全旭手中,不到兩年的時間,經過治理,人口快要趕上了大名縣城,他一個承擔了大名府超過四分之一的稅收。

這次北上,盧象升也沒有想過打不打的問題,事實上,他只是決定這是政治作秀,走個過場而已。

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不過,讓君父看到自己的態度和決心,這就夠了。

盧象升又問道:“東升,若是北上勤王,你那邊可以抽調多少青壯?”

“現如今,全家莊鎮人數突破了三萬,當然,其中老弱病殘居多,加上巡檢司,抽調兩千青壯不成問題!”

全旭當然也有私心,他訓練的家丁兵將近三千人,這其中並不包括巡檢司的五百人,如果算上巡檢司以及城管大隊的三百人馬,他其實有將近四千人馬,其中騎兵兩個團,將近五百人。

當然,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帶走,萬一全家莊鎮出點什麽事,那麽樂子就大了。

“好,糧餉之事,由各大戶任捐!”

盧象升剛剛起了一個頭,全旭急忙道:“盧大人,學生在北京有些產業,在聽聞後金突襲京師,就特意命人購買糧食,現如今所存糧食,大約有三千石左右,若勤王大軍北上,學生可承擔沿途消耗!”

盧象升聽到這話,非常滿意。

要知道,大名府青壯部曲各家各戶以及青壯步弓手,足足有上千保,加上全旭的人手,足足一萬兩千人,每天就要吃掉上百石糧食,大名府北上北京,足足一千三百多裏,按照日行軍五十裏為算,差不多需要二十多天。

大軍一路上要吃掉兩三千石糧食。

“另外,學生還幾個鐵器工坊,打造農具,可臨改制軍刀、軍械,時間倉促,只怕數量不足!”

全旭當然沒有說實話。

他在全家莊鎮的生產能力和儲備,別說武裝一萬余人,就算十萬余人,其實並不困難。特別是他麾下的大小工坊,全部采取軍事化管理。

工人階級初步形成規模,這些工人無論是做工,還是平時的吃飯、洗漱、沐浴、包括在上下班,全部列隊而行,雖然不像家丁兵一樣整齊劃一,不過,不見得比缺乏訓練的衛所兵差。

更何況,全旭的工匠們吃得好,吃得飽,身體素質要好,在一年之前,整個全家莊鎮,幾乎人人皮包骨頭,現如今,全家莊鎮已經出現不少營養過剩的人,雖然陳應瘦了,可更多的陳應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