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朕真的是太難了(第2/2頁)

三娘伸手在全旭的腦袋上輕輕的按起來。

全旭搖搖頭:“不是,現在很多事情,你也知道了,我現在做一件大事!”

“我知道,相公要給拯救貧苦百姓,給百姓一個公平!”

全旭莞爾一笑:“這個公平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

“無論多難,我都會跟你在一起!誰擋我們,我們殺了誰!”

三娘的目光變得有些堅定。

“好,我們一起!”

全旭仿佛想到了什麽:“這艘船上有六十個人,你把他們叫過來,我有幾件事要吩咐!”

時間不長,四十女,二十男全部登上了甲板。

“拜見全爺!”

全旭望著眾人道:“你們是不幸的,家裏遭了災,需要賣了你們,家裏人才能活下去。你們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我,我可以讓你們吃得飽,穿得暖,你們怎麽回報我?”

“願為全爺效死!”

“很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全旭望著眾人道:“我會派人教你們武藝,無論男女,人人都要訓練。也會派人教你們讀書識字,能不能成器,那就看你們自己夠不夠努力!”

“是!”

“三娘!”

全旭伸手指著三娘道:“從現在開始,你們就跟著三娘學習武藝!”

“是!”

……

秦承祖自北直隸景州吳橋縣起兵造反,白蓮教自萊州造反,一時間連陷十余城。

然而在不過八百九裏外的京師,一切如常。

京城達官顯貴們繼續揮金如土錦衣玉食,販夫走卒繼續為三餐一縮奔波,百姓繼續為活下去而掙紮,大家仿佛像是不知道山東正在打仗,不知道山東官軍一觸既潰,他們的日子不受任何影響,該怎麽過的還是怎麽過。

只有在茶樓酒肆裏,偶爾會聽到一些熱血青年議論一番,都是憂心忡忡的,大罵白蓮教和秦承祖。

對於北京人來說,山東的戰事固然很揪心,但也正因為很揪心,所以他們才不敢去過份關注,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明軍讓他們失望得太久了,他們害怕過份關心會繼續受傷,所以選擇了冷漠,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聽了半天,滿臣諸公不停的在破口大罵秦承祖欺君罔上,應該殺一儆百,或者彈劾北直隸和河澗府的官員,或者是彈劾山東都司。

崇禎皇帝隱隱感覺有些不對,鎮壓叛亂才是首要任務,怎麽變成追究責任了?

爭論了一天功夫,朝野雙方還是誰奈何不了誰。

崇禎二年的時候,朝中還不完全是東林黨的天下,魏忠賢余黨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在朝中,身居要職。

明朝的黨爭,就是因為反對而反對,哪怕就像秦承祖叛亂這樣的問題,還需要討論嗎?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派兵鎮壓就是了。

更何況,東林黨得力幹將浪裏白條王象春的家被抄了,十數萬石糧食被哄搶一空,二十多萬畝田地被燒毀地契,十幾座田莊和祖宅化為灰燼,東林黨倒是喊打喊殺,火氣實足。

不過,反對東林黨的魏忠賢余黨,則提出招撫。

按說,雙方堅持不下的時候,皇帝應該出來表態。

正所謂,窺知一斑而知全豹。

可是,崇禎皇帝卻像木偶一樣,坐在上面聽了半天,既不贊同剿滅,也不贊同招撫。偏偏雙方大臣都以為皇帝支持自己,他們越吵越興奮,越吵聲音越大。

直到中午過後,眾大臣吵得累了,各自散了。

崇禎滿腹心事的回到禦花園,不,現在應該說是菜園了。

天啟帝的皇後張嫣無子,在崇禎皇帝登基之後,就把皇後大印給了周氏,自己平時在花圃裏種菜種糧食,紡紗織布,打發無聊的時間。

周氏年紀小,以為這是皇家傳統,就學著張嫣的樣子,在禦花園當起菜園。

崇禎皇帝過來的時候,周皇後正指揮一幫宮女在料理菜園呢。

這塊菜園開墾出來都有一個多月了,裏面種的蒜苗都長老高了,黃瓜也長起了一尺多高,還冒出了一片油菜苗,相信再過兩三個月,周皇後就能吃上自己種的黃瓜、豆角、以及蒜苗了。

但不知道為什麽,看到綠油油的菜地,崇禎皇帝原本煩悶的心情竟然輕松了許多。

周皇後行禮,見崇禎皺著眉頭,不禁問道:“陛下,有心事?”

崇禎皇帝長長的嘆了口氣:“朕真的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