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如當年之秦皇,吞並天下

倭國許多不甘心就此亡國滅種的貴族雖然一波接著一波的起兵叛亂,但皆如飛蛾撲火一般,無濟於事。

而且隨著倭國百姓在得到自己的田產或在明國新開工廠裏找到工作後,就越來越接受安寧的生活狀態,不願意支持倭國貴族的叛亂行為,甚至譴責和痛恨許多倭國貴族繼續作亂的行為。

倭國徹底滅亡,而成為大明一個省的結果已經無可避免。

許多倭國貴族自己也明白了這一點,且因此傷心不已。

“大和,沒了!”

逃去朝鮮的盛岡藩貴族南部利直就因此傷心的在一眾朋友面前哭了起來,然後毅然拔刀切腹自殺。

“可憐我大和之天下,存世已有千年,如今短短不過數十年,就徹底亡於明國之手!吾輩已無顏見先祖也!”

留學大明的倭國貴族石原守信也切腹自殺而死。

一時間,許多倭國貴族因為絕望而自殺。

而對於倭國的平民而言,他們倒是沒有感受到多強烈的亡國之痛。

因為已經不需要原始掠奪的大明朝廷在統治這裏後,將稅負大幅度降低,且又利用這裏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條件,將許多技術性不高但危險性很高的工廠遷了來,給了該地平民很多的就業崗位,使得這裏的平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這些平民因此終於開始有了財富剩余,而不再只是為不餓死而努力工作,且也因此購買得起來自大明的大量廉價工業品。

因而,這些平民的生活水準得到大幅度提升。

他們也就對大明的統治毫無反感,甚至很慶幸,且在官府的宣教下,也願意相信大明這是解救了他們,而他們的確應該感恩,感恩在遙遠的大明京師城裏的那位比菩薩還偉大的大明聖皇。

畢竟求菩薩並不靈驗,也沒有因此擺脫生活的苦痛。

而大明聖皇,即天啟皇帝朱由校,卻真真切切地給他們帶來了生活上的改善。

哪怕是平民中的讀書人,也非常願意接受大明的統治,甚至是感激。

因為這些平民中的讀書人終於獲得了可以通過科舉而成為官僚的機會。

而他們在接下來接受起漢化教育也是非常積極。

如同羅刹國的百姓一樣,東瀛的百姓也通過自己廉價的勞動力換得了大明廉價的工業品,進而也解決了大明生產力過剩的問題。

只是在這個背景下,誰也沒想到,大明會從一個入侵世界各國的帝國變成一個解救世界各國人類的帝國。

而且這個腳步並沒有因為一兩個國家被吞並而結束。

因為大明不斷有新的人口產生,這些人口需要就業,需要收入,需要有更好的前程。

而大明的生產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所以,生產總量依舊在不斷提升,對市場的需求依舊在增大,需要繼續擴大商品市場。

這也就意味著,大明需要繼續吞並其他國家。

現在的大明帝國和歷史上戰國末期的大秦帝國有些像。

歷史上的秦國因為實行允許平民靠軍功進階為貴族,且擁有土地的軍功爵制度,而使得帝國隨著人口的壯大,不得不持續向外擴張。

大明現在也一樣,要想讓新出生的漢人也有非常好的工作,足夠的財富,大明帝國也不得不持續向外擴張吞並,直到不能吞並為止。

“接下來,朝鮮也得納入我大明的版圖!哪裏的平民也需要具備消費的能力,李氏一族和他的官僚們實在是做的太過了!賦稅連年增加,以致於民不聊生!需要我們的王師去解救!畢竟朕乃是天下之主,當恩澤四海!”

朱由校此時站在大殿上,對自己大臣們說後,就將帝王袍袖一揮,吩咐道:“樞密院和內閣立即廷議出,派誰掛帥出兵朝鮮,派誰為朝鮮總督!另外,朕宣布,朝鮮改名為樂浪,這裏早在漢時便就是我漢家土壤,只是昔日不忍布刀兵於該地,以傷當地之民,才未曾計較!但如今李氏無德,理當收回,為我中華之土!”

“遵旨!”

……

“第一股解救全人類平民的運動,就是從公元四十四世紀末開始,由當時的天啟大帝掀起的,他完成了地球的統一,此功業,乃古今所有可見記載的帝王皆不可及,真乃千古一帝!”

後世大明社會科學院的某歷史學家兼作家在編寫《天啟傳》時如此記錄了此時朱由校在做的事。

這裏面所提到的公元非是穿越者朱由校穿越之前的那個世界的公元,而是以新編黃帝歷來紀年的公元。

在朱由校決定吞並朝鮮時,朝鮮現任國王李棩也從避難朝鮮的倭國貴族野元章得知了倭國被大明吞並,且其本土貴族被奪去地位的事。

而也因此,李棩不由得對自己的大臣們說道:“如今看來,明國吞並我朝鮮也是遲早的事!他們只怕也要解救我們的常民和賤民,而不承認兩班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