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槍斃士子,擬推廣白話文與簡體字(第4/4頁)

盧象升先笑著說道:“頗有血性!只是以臣看來,他們之間的爭鬥,其本質還是天理與人欲之爭!”

朱由校點首:“繼續說下去。”

“是!”

盧象升繼續回道:“人欲難滅,天理不能滅,這兩者間,有人選擇從人欲,有人選擇從天理,很難確定誰會選擇什麽,但朝廷要做的就是把控好這二者間的平衡,陰陽調和;如陛下之前所言,盡量避免過激的情況出現,無論是循天理還是循人欲,都不能隨意踐踏王法,隨意奪他人性命!治學可無限制,但行動上要有箴規,不然就亂了!”

“陰陽調和,不能假調和,不能變成和稀泥,該強硬時就得強硬,申時行當年輔政時就常願行陰陽調和之事,但他的調和可以說綿軟無力,上不敢忤君,下不敢斥官,兩頭出氣,除了便於自己保全,於君於國毫無益處,且倒滋長了底下百官們的氣焰,也讓為君者越發自以為是。”

朱由校這時候點評起萬歷時期的政治來。

“陛下說的是!以臣之見,造成如今這樣紛爭的還是因為,許多出身富貴的士子,無法接受學問已非他們獨有的資源,而因此不能在朝廷這裏得到更多的優待,而造成的;

如果我們讓學問普及到更多的平民手中,讓更多的平民擁有智慧,從而讓百姓知道一些人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那樣的話,支持朝廷幹預商品經濟的人就會更多,甚至會成為全民之共識!

如此,那些想自由盤剝本國百姓的別有用心之輩就自然會偃旗息鼓,最多就是陰陽怪氣一下;

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還敢跳出來,說到底還不是民眾之智慧還沒徹底提升,務工與務農者皆還未參與,而陛下和陛下控制的軍隊又不好直接幹預,畢竟一旦要動刀兵,就意味著不再講民族情義,不問緣由,非黑即白,直接清洗。”

溫體仁說道。

朱由校點首,道:“有道理!世家門閥當年想必也無法接受自己的衰敗,但這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要讓更多的平民開啟智慧,文化上得改一改,像現在這樣,大部分官文、個人筆記、報刊文章還是講究對仗工整、用典以及各類強結構精辟而忽視通俗易懂的文體的話,是不利於百姓掌握相關信息的,得承認,大多數人在文字的接收上並不能一讀就懂,所以文體上得白話一點。”

“臣也是這個意思!要徹底開啟民智,就得實行白話文,如此方能使思想普及於市井內,聖意達於百姓之耳!而民意也能更好的被朝廷知道。”

溫體仁說著就有些激動地道:“推廣白話文,勢在必行!”

“朝廷這些年忽略了文化上的革新,但其實這才是眼下本朝要革新變法的重點!”

“體制沒有才改了二三十年就又大改的必要,但隨著識字率的增加和市井文化的發展,文化上的確是需要進一步推進的,得考慮到百姓們物質富裕後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以及開始關心與政治的熱情在高漲。”

朱由校頗為贊同地說後就道:“推廣白話文還不夠,另外,還得簡化漢字,讓字體變得更加易寫易認,眼下的漢字不少還是筆畫甚多,不利於文化傳播的效率,得能簡化的就要簡化。”

“可以先推廣白話文,同時使翰林院諸官編纂簡體字,發行相應字典,然後慢慢推行於天下。”

盧象升這時候說道。

“很是!推廣白話文,得天下作文者配合,只靠朝廷不行,趁著眼下我們在江南,而現在南京城內又因金陵大會聚集了不少士子,到時候就找個機會,到時候由你溫愛卿開講,向全天下的作文者提倡用白話文,而促進文學平民化,不要讓文章學問事依舊只是士大夫的事。”

朱由校對溫體仁吩咐道。

溫體仁是翰林出身,在文學上也是很有才的,所以,朱由校讓他作為推廣白話文的先鋒,自然也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遵旨!”

溫體仁應了一聲,他知道皇帝喜歡敢做大事的臣子,如果他現在拒絕,將來無疑會被皇帝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