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嚴格要求士大夫,加強作風建設

朱由校則直接擺了擺手:“不必再提!”

接著,朱由校又低聲訓著劉鴻訓:“你能不能稍微有城府點!”

“老臣!”

劉鴻訓剛說出兩個字,就又把話噎了回去。

朱由校搖了搖頭,便問道:“你們可還記得,陳確給皇長子那封信裏,提到的按察副使宋之壁到縣裏一頓接風宴,花了足足三萬元銀幣的事?”

“記得。”

朱燮元這時候先回了一句。

朱由校則因此說道:“發三萬撫恤銀拿不出來,狎妓倒是敢去找三萬元的,還要縣衙買單!這些官員的作風,還真是可以!”

“陛下說的是,作風建設很有必要!”

劉鴻訓因此跟著回道。

“還有虧空的問題,鹿島一個新設的縣居然都虧空這麽多,只怕其他地方有虧空的更多的,朝廷分部分稅銀於地方,本意是讓地方財政充裕,便於維持地方穩定,更好的管理地方,卻沒想到還是舊習難改,寅吃卯糧,到時候若真有災害與民亂,又要朝廷花錢給他們擦屁股!”

孫傳庭回道。

“虧空要嚴查!但一旦發生虧空,追究是誰花了官帑,還真不好追查,畢竟東廠又不可能隨時盯著,一縣之地都會有哪些官員過境,且吃拿卡要了多少,以及底下的胥吏做了多少假賬,蒙騙了多少,只能追責虧空發生衙門的正官和佐官,縣裏虧空就追究知縣和縣丞,府裏虧空就追究知府和府丞這些。”

劉鴻訓回道。

“但現在朝廷得心裏有個數,各省虧空到底是有多嚴重,如此朝廷才能未雨綢繆,不能等災害與民亂發生後,才想著去查,地方上的自私官吏會不顧百姓死活,但朝廷不能不顧。”

溫體仁也跟著回道。

“那就先讓各省巡按禦史去審查各省虧空情況,據實上奏!如果有瞞報,一經查實,按欺君之罪論處,抄家處斬,親族流放!”

朱由校說道。

“是!”

劉鴻訓回了一句。

“另外,令各省、府、州、縣自查虧空,並據實上報,若所報有虧空,則默認虧空不是其本人上任期間造成的,而是前幾日官員造成的,以天啟元年為準線,從這以後的每任官員都得根據情況賠補虧空,不肯賠就抄家!老百姓的錢,豈能隨便花掉,哪怕不是他們自己花的,他們作為看守人,也有監守不當之責!”

朱由校說道。

“如此的話,各省、府、州縣必不敢隱瞞,而老老實實上奏虧空實情,正好也看看這些年,地方的吏治情況。”

劉鴻訓回道。

“沒錯,得看看這些年國庫充裕,沒向地方伸手多要錢後,地方各省到底是什麽個真實情況,僅憑地方官自己報上來的考成,也不能完全相信,誰知道這裏面有沒有官官相護!”

朱由校也清楚,虧空在古代是很常見的現象,畢竟公帑,沒誰花起來會心疼,除非是覺悟真的特別高的,尤其是在太平治世期間,都會因為虧空不會表現出太明顯的危害,也就使得地方官員容易松懈,容易心存僥幸,所以,反而會加劇虧空。

他也知道,這是需要為政者時刻嚴查的。

首先,自己這貨皇帝就不能松懈,不停追查,且嚴肅追責。

而追責的方式也只能是對造成虧空的官員抄家,嚴重的還要用其人頭震懾在任官員。

這種方式自然很嚴酷,會使很多官僚家族家破人亡。

但沒辦法,如果他這個皇帝稍微心慈手軟一點,放任這種虧空持續下去,那地方的虧空就永遠是個無底洞,再多的國帑也會被填進去。

說到這裏,朱由校就看向劉鴻訓:“你得趕緊去做,朕不是給了你政事堂立行政法令之權嗎,只要不涉及刑罰,多給本朝的官員戴些緊箍咒,不能把壓力只放在地方官員身上,京官也得管管。”

劉鴻訓因此忙放下了想勸皇帝立皇長子為太子的心思,回道:“稟陛下,老臣已經在擬,各級官吏公費出行與飲宴,皆有標準,如果超過,輕則需賠補,重則抄家後革職為民,永不敘用!另外各級官吏在服飾、住房、出行方面,皆有規定,不得僭越,禮需要重拾起來,但禮不是要去百姓的,而是要求士大夫,士大夫一旦有狎妓或僭越、乃至炫富者,皆要革職為民、永不敘用,或革除功名,不得錄用!”

“這是不是太過,當給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溫體仁這時候問了一句。

“不算太過,治國,對士大夫宜嚴不宜寬,因士大夫本為四民表率,一旦士大夫不嚴於律己,影響的是一族一鄉;而對百姓宜寬不宜嚴,百姓一旦作惡,不過累及自己一家而已!

以往之朝,之所以未逃出三百年國運之咒,皆在於對士大夫過寬,對百姓過嚴,仁政本無錯,錯在施仁之對象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