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這個……很大,你忍一下(第2/3頁)

“是!”

魏忠賢退了下去,並因此感到詫異。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這位皇爺還真是很不一樣,對於犯事的權貴官紳是毫不手軟,有時候他都覺得過於狠辣了以點;但對庶民卻是出奇的仁慈,數百萬流民因其重新回歸安定的生活不說,到如今整個大明已沒了徭役,甚至連民間女嬰都被親自關照到,直接嚴旨要求不得被父母拋棄溺死,違者父母俱杖斃,發生棄嬰案的當地知縣治失察罪,也規定女子不得被纏足,違者父母俱流放。

現在又讓自己把桂忠提前除掉。

魏忠賢因此可以確定,自家皇爺並不是一個真的內心陰鷙極度自私的人。

畢竟一個帝王對庶民尚且如此寬仁,何況自己身邊的人。

只要自己守規矩,善終還是可以做到的。

“桂忠,這個毒藥毒性很大,你吃了後會很痛苦,但也很快,這樣就不用幾天後受淩遲之苦,你忍一下,事後,就算是最厲害的仵作也瞧不出端倪,這是陛下的意思,服了他吧。”

魏忠賢對桂忠如此說道。

桂忠有些意外,但也明白皇帝的好意,也就接過了毒藥:“請公公替我謝謝皇上!皇上始終是好皇上,只可惜,其他人未必是好人。”

桂忠說後就服了毒藥下去。

……

“死了就死了吧,靠剮一個賊寇就想震懾住數百萬雇工,並不現實,我華夏漢人雖軟骨頭不少,但也不缺骨頭硬有血性的人!”

在政事堂的朱由校得知桂忠在東廠大牢突然暴斃後就如此說道。

接著,朱由校又對袁可立道:“欲使民眾如何利用律法,還是得加強教化!”

“陛下聖明!這也算不了什麽,現在最緊切的還是東虜被剿滅後的封賞事還未處理,另外,與東虜結盟的韃靼是否也要對其用兵的事,以臣之見,當早拿出決策!”

袁可立回道。

朱由校聽後說道:“愛卿是政事堂首席輔政大臣,便與樞密院的朱燮元著手主持一場廷議,議論這兩項事。”

“遵旨!”

……

於是,袁可立便和朱燮元主持起這樣一場廷議來。

而這場廷議開始後,大臣們最先爭執起來的就是關於平定東虜這一件戰事要不要封幾個世襲勛爵的問題。

因戰功而封侯,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不過,任何一個時代都不乏鴿派的大臣。

畢竟永遠都有對軍事戰爭不感興趣,而更在乎國民經濟的人。

“東虜,不過是邊陲一較有勢力的反叛外虜,滅之亦算不得大功!能比肩於開國之功,靖難之功?故,以臣之見,封爵沒必要,不過略封幾個有功者以世襲錦衣衛職便足矣!”

此時,同畢自嚴一樣,在政務能力上比較強而被推為的閣臣李國普就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沒看重這次剿滅東虜之事。

另外,善於後勤調度的能臣王在晉也不贊成朝廷再發動對韃靼即林丹汗勢力的戰爭。

他自然也不是出於私心,而是他的政治觀念讓他覺得,戰爭不是值得提倡的事,因為他的實際經驗告訴他,戰爭真的很勞民傷財。

所以,王在晉也在這場廷議上說道:“以臣之見,用殺戮的方式來制止兩國糾紛是不明智的,只會勞民傷財,乃至增加仇恨,還不如用道德感化之!以禮相待,使其從心歸順。”

“道德若能感化胡虜,那邊鎮何必派邊軍鎮守,不如派一群德高望重的大儒去鎮守!讓這些大儒去感化他們,我想問,這有用嗎,諸位真想讓朝廷這樣試試嗎?”

已回京擔任兵部尚書,且算是鷹派的孫傳庭對此表達了異議,且問了起來。

“仆得替自薩爾滸之戰以來,陣亡於東虜之手的大明將士和被東虜屠戮的士民說句公道話,或許有些人覺得,朝廷這次剿滅東虜算不上是大功,不足以彪炳史冊,可對於他們而言,這是對他們實實在在的報了一次仇,也算是沒辜負他們為之失去的生命!”

“另外,以仆之見,剿滅東虜,非同於一般平叛,對於國朝,對於華夏而言,甚至比漢滅匈奴還要重要,因為在漢匈對峙時,匈奴再強,卻無滅漢之可能,但對於陛下即位之初的大明,東虜卻有亡我天下之可能!”

袁可立說到這裏就聲音大了起來,回蕩在整個大殿。

接著,袁可立又說道:“你們可能覺得仆這話是在胡說八道,但這的確是仆想了很久所認為的!不是說東虜不很強就不能亡我漢家天下,以仆看來,在陛下即位之初,朝堂上黨爭激烈、文恬武嬉,早已病入膏肓,而在民間,不法商人已勾結文臣武將,大肆出賣國家利益,甚至有一幹自私自利之官員士子,數典忘祖,自甘下賤,主動投靠東虜,主動且積極幫東虜滅我漢家天下!如李永芳、寧完我等輩,與喜寧一樣!若不是陛下英明,用人不疑,堅持讓熊公鎮遼東,而使其不受黨錮之禍,後又整肅朝綱,如今國勢已糟糕至何等地步,只怕東虜早已據遼陽、沈陽,乃至有機會,控制草原諸部,並趁機入關扣掠,而使我大明日漸不支!所以,這次剿滅東虜,記於史冊,的確算不上輝煌,但對國朝而言,卻是力挽狂瀾之壯舉,值得在大書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