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大明的工業基地(第2/2頁)

江南發達的官辦紡織業所用的大量織布機與紡紗機,以及軍械制造總局需要的一些零部件,還有船政局需要的一些構件,都要在這裏被生產出來。

再加上,朱由校廢黜了匠戶制度,免了匠戶的班匠銀,讓工匠們更加自由,工匠們也就都來了這裏。

另外,大量無地流民在這裏重新編戶後,都進入了這一帶由官府開辦的技術學堂學習技術。

所以,這裏的工匠特別多,也有很多新工匠誕生,而這裏也可以說是大明制造業基地與誕生新工匠的基地。

也因此,朱由校坐著馬車來到天津城後,就看見城內是人多如煙,鋪子密集如雲,打鐵與鋸木之聲從城外延續到城內。

“招工:熟練木工兩名,月俸一兩五錢;收學徒五名,月俸七錢。”

朱由校這時候還看見了一張貼在城墻上告示欄上的招工告示。

而且,朱由校發現在告示欄裏像這樣的招工告示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擠滿了整個告示欄。

朱由校因此忍俊不禁起來,他不由得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這一帶制造業的火熱,心裏頗有成就感。

“這一帶本是大量鹽堿地,聚於此的流民也只能靠拉纖為生,很難搞出好的農業,但現在自己將這裏作為制造業基地後,倒也真的讓這裏繁華了起來!”

朱由校因此暗自想道。

讓天津一帶成為大明制造業基地乃至將來的工業基地,而讓江南成為貿易與商業基地,是朱由校早就做好的設想。

這裏面,天津之所以被朱由校選擇作為大明將來的工業基地,是因為這裏交通便利,既通漕運,將來還可以通海運,而且這一帶還有很多因漕運帶來的流民,更關鍵是在北方。

朱由校可不想南北經濟差距過大,江南已經天然地成為了天下商業中心和貿易中心,他自然得把工業基地放在北方才行,以使北方尤其是京畿一帶留有大量的人口。

看著裝滿十多條船的紡紗機與織布機,以及正停在船塢裏的多條大型戰船,還有正由許多馬車拉去京城的木制車床、新式水車、輪轂、琉璃、鬥拱這些工業產品,朱由校能夠想見得到,將來大明若進入新的鋼鐵與蒸汽時代,這些成批北上南下的木制機械就會變成金屬機械,然後如鐵流一般,流向江南、流向京城、流行海外,成為大明工業進步後的新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