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糧價持續下跌,勛貴們十分崩潰

這一天,綜合門市和官府控制的糧鋪再次大幅度調低糧價。

“每石米只需三元五角銀幣,怎麽又降了!”

“好事啊,恒和糧鋪現在還是收五元一石,我這從每石中又多賺了五角!”

“無論怎麽說,繼續降就是好啊,還是皇店和官府有良心,不像那些有糧大戶,巴不得把糧價越整越高!”

……

此時,江寧縣的這家綜合門市前,一眾來買糧的士民皆因這家店繼續降低米價,而再次沸騰起來。

而沒過幾天。

這家綜合門市又調低了糧價。

直接三元銀幣一石。

接著,剛過兩日,又因為一批新米到達,而調低到二元五角一石。

這下子,江南的士民們是徹底被震驚到了。

“我的天,一直在降,不是說江南沒糧,全種棉種桑了嗎?”

“這已經連降數月了吧,這幾天降的更狠啊!”

“要不是恒和糧鋪還在以更高的米價收糧,除了日常要吃的,我都不想再買米了,這誰早買誰虧呀!”

而也因此,江南士民繼續瘋狂議論著。

因為朱由校讓東廠有意縱容,所以,幾乎整個酒肆茶樓間,都在議論關於米價的事。

但背後操縱糧價的南京勛貴和其他有糧的大戶這時候則開始著急起來。

“怎麽又降價了!朝廷到底運了多少糧來江南,現在直接調低到二元五角一石,我們花那麽多銀子,也沒讓他漲起來呀!竇先生,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撫寧侯朱國弼此時就頗為焦急地問著竇頂。

“此事老夫倒是聽說,朝廷從年前就開始調糧來江南,甚至把在全國清丈田畝後追繳的糧賦也都運了來,差不多上千萬石糧,按理有我們這上千萬兩的銀子砸下去,朝廷也撐不住的,只是沒想到那獨夫直接以嚴懲德王的方式逼得藩王們接受了清丈田畝的事,而使得朝廷清丈的更加徹底,而又多了不少糧食,想必現在降價也是因為有了這些糧食。”

徐弘基說道。

“國公爺說的是,就是這個原因,那獨夫為壓住糧價,不惜虐殺親王,且狠辣非常人可比!”

竇頂咬牙說了一句,又看著徐弘基等人道:“也不知道朝廷還有沒有別的法子搞來糧食,如派水師從海外運糧。”

“那代價可不小,再說水師有那能力嗎。”

朱國弼忙說了一句。

“這個自然不知道,兵政方面,錦衣衛和東廠封鎖消息封鎖的嚴,遼東和天津、登萊這些地方,明哨暗哨密布,沒人敢打聽,調軍的旨意也不發邸報,但是即便朝廷真這樣做,按照殿下們的意思,我們也得繼續像以前一樣做才行,不然真讓糧價這樣一直掉下去,我們這些糧食最多的豪族大戶只會虧得更多!我們得跟朝廷打這個賭,賭朝廷沒有大規模從海外購糧的本事,在東廠查到我們之前。”

竇頂搖頭說道。

“東廠只怕已經查到了,只是沒有動手而已,不過,為防萬一,我們還是讓人寫些朝廷要對功臣勛貴無辜抄家的揭貼比較好。”

徐弘基這時候說道。

竇頂聽後點了點頭:“也許吧,那說明朝廷也在想和我們賭,想用這種方式既讓銀幣流通起來,也讓我們傾家蕩產。”

“看來朝廷是胸有成竹,我們要不還是認輸,趕緊把糧食投到市面上去吧,趁著現在還有二元五角銀幣的價。”

朱國弼打起了退堂鼓。

“不行!那豈不是前功盡棄?”

徐弘基直接否決了朱國弼的提議,且道:“出海哪裏那麽容易,有幾人知道朝鮮在哪兒、倭國在哪兒、暹羅在哪兒,再說,誰清楚這些外番有多少糧,以老夫看,最富依舊是我中華之地,朝廷除只能在關內湖廣、河南、山東、四川這些地方調到糧食,不可能再有別的進糧,殿下們做的是對的,我們得繼續這樣做下去,和朝廷鬥到底!朝廷會輸的!”

徐弘基有些賭紅了眼,因而說著神色激動地又道:“你們要拋就拋,反正老夫寧肯賭一把,也不願將來被他朱由校直接抄家!”

“國公爺說的有道理,出海沒那麽容易,即便出海成功,能弄到多少糧也不能確定,以我看,朝廷是沒這本事的,這個時候還不是言敗的時候,所以,福王殿下和潞王殿下們又讓人帶了三百萬兩,我們要繼續鬥下去。”

竇頂附和著道。

“那就繼續鬥下去,老夫再出兩百萬兩,把余財都拿出來!”

徐弘基站起身道。

朱國弼見此則道:“既如此,那我再出一百萬兩。”

一時,南京勛貴豪族們因為不認為朝廷能出海弄到足夠多的糧,再加上大明作為陸權國家,對海外也的確不夠重視。

另外,這些勛貴豪族們也有賭徒心理,漲到了糧價上漲的甜頭而不願意承認失敗,所以,就繼續投錢繼續高價回購朝廷出售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