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二合一

顧靈微微一笑:“你稍後就知道了。”她又去找了一些碎布出來, 然後把木炭包住,只露出黑黑的一小段,做成了一支簡易的炭筆。木炭沒有經過處理其實是很脆的,很容易斷, 所以顧靈只露出短短的一小段, 也就兩三毫米,這樣就不容易斷了。接著, 她又把今天剛買來的畫紙鋪好, 用炭筆在紙上描了幾下,“嬤嬤且看, 用這個描畫的框架, 比毛筆好掌控多了。”用毛筆畫掛件樣式自然沒問題,因為樣式小, 只有寥寥幾筆,所以她很好掌控,但是畫大件的漫畫可不行,故而顧靈想到了簡易的炭筆。

其實, 嚴格來說,不能說這是木炭, 應該說是含有碳成分的混合物, 具體的顧靈也不知道怎麽形容, 或者說,可以稱呼這個為原木炭。

而我們現在用的鉛筆, 並不是直接用的木炭, 而是用木炭粉經過壓縮制作而成的。

“這倒是個法子,姑娘真聰明。”杜嬤嬤由衷道,“這要是貧窮的人家, 都能用這個木灰寫字了。”原木炭,其實也叫木灰,柴火燃燒之後的遺留物,不就是草木灰嗎?所以很多老百姓叫木灰、草木灰。

顧靈不知道炭筆寫字在平民家庭有沒有普及,但想來是沒有普及的,應該也沒有出現炭筆。

理由有四:

其一:富人子弟用的都是毛筆,自然也不會去操這個心。而平民能讀得起書的,也都會買筆墨,自然也不會想著用其他筆代替毛筆。可如果讀不起書的,連字都不認識,還費心用炭筆習字做什麽?

其二:如果炭筆已經出現,且普及,那麽就不會有沙盤的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沙盤寫字的名人便是宋朝名將嶽飛。嶽飛小時候家裏窮,買不起筆墨,所以他想到了把沙子鋪在院子裏,用柳枝代筆,在沙子上寫字。柳枝比較軟,形同毛筆。

象國是在宋朝之後,從嶽飛的身上可以看出,那個時候還沒有炭筆,那麽象國這個時候,可能也沒有炭筆。

其三:很多不富裕的人家練習字的時候,會用毛筆蘸水來練習,未曾聽說有炭筆。

其四:古人用的是毛筆,為軟筆,炭筆為硬筆,即便是炭筆把字寫好了,換成毛筆也未必能寫好字。簡單來說,炭筆練字學了沒用。所以,古人不會用炭筆去寫字。

聽見杜嬤嬤誇自己,顧靈謙虛道:“嬤嬤過獎了,此法子也不是我想出來的,我之前在書齋裏翻看書籍的時候,在某一本書上見過。”炭筆原自東晉,是東晉醫學家葛洪想出來的,所以顧靈不敢居功。

杜嬤嬤感嘆:“難怪文人都說書中有什麽屋的,反正就是書念的多了,總是好的,書念的多,腦子就聰明。”

顧靈忍不住笑道:“是書中自有黃金屋。”說著,她放下炭筆,“嬤嬤,我肚子餓了,我們去吃飯吧,今晚上做了什麽好吃的啊?”

顧奶奶不在,家中的夥食都是杜嬤嬤去采辦的,她有顧奶奶給的銀子。顧奶奶可吩咐了,給顧靈準備一葷一素,要新鮮的。所以杜嬤嬤也不敢馬虎。

今日的晚飯是紅燒魚、炒青菜,還有一碗蛋羹。

杜嬤嬤雖然和顧靈同桌吃飯,但菜卻不是一個盤子裏的。便是顧奶奶在的時候,杜嬤嬤和她們也是同桌不同菜盤子的。

杜嬤嬤給自己的菜盤子夾了青菜,還有一小碗燉蛋,燉蛋是蛋液的時候,從顧靈那邊分出來些許,然後杜嬤嬤自己多加了一些水,再和顧靈的蛋羹一起燉的。所以顧靈的蛋羹比較有彈性,而杜嬤嬤的蛋羹比較湯湯水水。

關於紅燒魚,杜嬤嬤是沒有碰的。

顧靈見狀,又去取了一雙筷子和一個盤子,把魚頭夾到了盤子裏,當然魚肉也夾了些許的:“嬤嬤,我不愛吃魚頭,這魚頭給你吃。”顧靈的確不愛吃魚頭,她喜歡吃魚尾。但是她當然也不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吃才把魚頭夾給杜嬤嬤的,不然又何必多夾魚肉?而且,魚頭裏可是有不少鮮美的魚肉的。

杜嬤嬤見狀,心裏是感動的,她也知道顧靈的用意:“多謝姑娘。”

吃好飯,顧靈稍作歇息,又在小院子裏來回走了半個時辰,接著去洗了澡,就一頭紮進書房裏了。沒辦法,《象國律》四部就要二十兩銀子,那從三國兩晉南北朝開始的史書,得要多少銀子啊?而且她還要買顏料,價錢更是不便宜,顧靈之前還滿足於每個月三十兩銀子的收入,現在才知道,缺錢就是滿滿的動力。

杜嬤嬤怕壞了姑娘的眼睛,點的蠟燭也是非常亮的。

顧靈這次打算畫新郎新娘圖,心中已經有了框架,但一時半會兒畫的沒有那麽快。杜嬤嬤在一邊看著,覺得姑娘的畫非常的神奇,畫中人物又矮又胖,可是又活靈活現的,讓人看了心情就會格外的好。尤其是那人物的眼睛特別大,但又特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