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蘇州織工起義

萬歷十八年冬月初七,是海瑞的頭七。

這一天,江南各府萬人空巷,千萬百姓無分貴賤,一起聚集到黃浦江、吳淞江、婁江、白茆河、望虞河、太浦河兩岸致祭。

這六條河道正是當年海瑞任應天巡撫時,在江南集團的協助下,建成的太湖泄洪體系。

正是有了這六條泄洪通道,太湖年年水淹江南的局面宣告結束。江南百姓還可以盡享灌溉、航運之便,於是‘年谷豐登,吳民總賴,樂利無窮’!

而且沒有海瑞將黃浦江定為泄洪主幹道,就沒有今日之上海。東方明珠浦東新區還是個爛泥塘呢!

尤其最近幾年江南洪災嚴重,但海瑞二十年前修建的泄洪體系依然經受住了考驗,讓百姓免遭水災,還能年年豐收……

吃水不忘挖井人,江南百姓自然忘不了海青天。酹而哭者設下的香案綿延數百裏,拋灑的紙錢將寬闊的江河都染成了白色!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裏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

祭奠最後,不知哪裏先開始,有人唱起了那首與訃告一同刊登的歌曲。那歌曲鏗鏘有力、朗朗上口,人們很快就跟著學會了。

於是江南上空響起了千萬人合唱,聲震寰宇八方!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神州大地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作一最後的戰爭!

舊世界打他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

莫要說我們一錢不值,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世間再無海青天,從此以後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從來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我們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沖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依然不知誰帶的頭,白巾白服的百姓們高唱著《起義歌》,浩浩蕩蕩向蘇州城進發。

祭奠了逝者,就該向兇手報仇雪恨了!雖然萬歷皇帝遠在京師,派出的欽差太監也還在半路上。但蘇州城一直是有太監存在的——

宮裏在南京、蘇州和杭州都設有織造局,並有織造太監坐鎮!

而且蘇州是大明絲織業中心,這裏的織造太監地位也最高,還兼管著杭州的織造局。

所以‘蘇杭織造太監’被宮裏視為天下一等一的肥缺。時人稱‘亦有敕諭關防,秩視秉筆,而安逸尊富過之。’意思是說蘇杭織造太監是欽差大臣,地位與秉筆太監相當,但錢多事兒少,養尊處優。

因此想要謀到這個位子,可是得下血本的。如今的織造太監孫隆,就借了整整五十萬兩銀子的高利貸,才得到了這個差事。

結果沒兩年就還清債務,還先後花費‘數十萬金’裝塑西湖,重建或新修了靈隱寺、湖心亭、靜慈寺、煙霞洞、龍井、片雲亭、三茅觀、十錦塘等寺廟、古跡、大堤,被稱為‘西湖功德主’。

功德主的資金哪來的?當然都是織造局刮得民脂民膏了。

尤其是萬歷十五年以後,皇室開始索取無度。孫隆為了討好萬歷,爭取留任,拼命加大了搜刮力度。

他強行規定,凡織戶‘每機一張,稅銀三錢;每緞一匹,稅銀五分;每紗一匹,稅銀兩分’——該稅率看似不高,實則是在每一匹緞、紗在運出蘇州時,已須由行商繳納高額稅收的前提下,又對織戶做重復征收。

而且織造局本來是專管綾羅綢緞等絲織品的,孫隆為了擴大搜刮範圍,還把手伸到了棉紡業中。雖然每輛紡車每一匹布收的稅,只有絲織業的一半,但棉紡業的規模可是絲織業的十倍啊!

不然他哪來的錢,當什麽西湖功德主?

……

這裏還要說一下,江南的棉紡和絲織業雖然都歸江南紡織集團領導。但‘江南紡織’根據實際情況,對這兩個行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棉紡業因為生產相對不太精細,適合機器大生產,而且擁有充足的原料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采取了大型棉紡廠的方式生產。

這種動輒上萬人的大工廠,采用了06所紡織研究所研發的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機,將織布工效提高了約40倍——基本上消滅了江南的人力紡車。在物美價廉的工廠布面前,已經沒有民間土布生存的空間了。

但絲織業不一樣。桑蠶數量很難像棉花產量一樣迅速爆表,而且絲織業是個精細活,目前06所除了新式繅絲機外,還搞不出能用的絲織機器來。所以集團還是以向廣大織戶發放生絲,然後保底收購綢緞的方式,進行生產。

雖然集團也組織了織戶協會、織工協會,來協調勞資關系,指導監督生產,但對絲織業的管理相對松散。織工織戶們也都是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