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將兩代步槍放在一起比較,萬歷式步槍除了槍管要光滑不少,便看不出與上一代隆慶式有什麽區別來了。

沒看出區別就對了,因為兩代步槍的規格本就完全相同。而且所有隆慶式步槍只要經過極簡單的改裝,就能成為發射米尼彈的線膛槍。

後世在普魯士,當克裏木戰爭要求馬上給全體步兵裝備線膛槍,就有30萬支舊式滑膛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被刻上膛線。

江南集團的兵工廠已經推行了十幾年的標準化生產,早已實現零部件通用,大大降低了武器的生產和維護成本。本著勤儉持家的原則,兩代步槍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規格。這樣一旦有需要,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集團所有的隆慶式升級為線膛槍。

但這種改裝的線膛槍不能稱為萬歷式步槍,因為萬歷式步槍的標準是——1000米有效射程,500米內保證精確命中。

要達到這樣驚世駭俗的威力,就必須保證射擊時不漏氣。經過反復測量,米尼彈的擴張能力在1毫米,這就要求槍管內徑與子彈遊隙不超過0.5毫米。

0.5毫米對後世工業時代來說不算什麽,但對這個年代的工匠來說,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賭怪……哦不,神匠!

只有用鑄鐵機械加工槍管,用水力沖壓機沖壓鉛彈的江南兵工廠,才能達到這樣苛刻的要求,而且是以極低的成本。

而隆慶式步槍的槍管是半手工打造的,內徑尺寸參差不齊,絕大多數都遊隙過大,所以射出米尼彈的初速只有萬歷式步槍的一半,有效射程也只能達到500米,精確射擊距離也只有200米。

雖然隆慶式線膛槍跟萬歷式步槍完全不在一個档次,但射程已經是滑膛版的一倍了,絕對是巨大的飛躍。

此外,萬歷式步槍還針對海警部隊高濕高鹽的用槍環境,對所有金屬零件進行了‘烤藍’處理,這也是之前隆慶式沒有的。

烤藍是我國傳承千年的防銹工藝。就是將金屬件放在煤爐上用煤煙加熱、煙熏、氧化,再用從烏桕種子的蠟質中提煉的皮油反復擦拭,使金屬零件表面上形成一層黝黑鋥亮的薄膜,這樣防銹的效果相當好。不光江南兵工廠,江南造船廠十幾年前就在用了。

然而萬歷式步槍並不是為了南洋和西洋方面準備的,火炮才是海上和海島的戰鬥的主角。哪怕被迫在岸上交戰,陸戰隊用隆慶式排隊槍斃便足以對付嚴重缺乏騎兵的敵人了。

趙昊生產這種新式步槍,是為了克制騎兵的……

因為原先的隆慶式步槍有效射程只有一百米。如果對上大隊騎兵沖鋒,哪怕是訓練有素的陸戰隊員,也只夠開兩槍的,就會被沖到面前,被迫進行刺刀見紅的白刃戰,甚至被直接沖垮線列,造成巨大損失。

但換成萬歷式步槍之後,在1000米距離就可以開始射擊,500米距離可以精確打擊,還沒等騎兵接近步兵的陣地,大部分馬匹和騎手就已經被打中了。

而且米尼彈因為彈頭軟,擊中目標後會馬上變形,所以停止作用很好。

在另一個時空中,也正是米尼步槍大規模列裝後,讓騎兵進攻步兵變成了自殺行為,騎兵這一冷兵器時代的王者,逐步消失在戰場上。

那麽到底是為了對付哪裏的騎兵呢?他沒說,大夥兒也不敢問……

……

萬歷式步槍的生產工藝固然讓人震撼,但接下來的參觀才讓趙昊大開眼界、目瞪狗呆——

他看到了很熟悉的轉輪手槍。這是趙士禎研發的‘迅雷銃’手槍版,與後世轉輪手槍的外形和原理已經十分接近了。趙士楨再次開創性的減少了槍管的數量,只留下一根槍管,其余槍管則全都削短,變成為槍管供彈的彈巢。

而且他還從海警戰艦上絞盤的棘輪定位特性中得到靈感,在這款轉輪手槍上運用了簡單的機械聯動原理。這樣一發之後,射手將擊錘復位的同時,彈巢便自動轉到下一格去了。

“好家夥,加上個火帽,就是西部牛仔的大左輪了。”趙昊愛不釋手的拿著這把轉輪燧發槍,真是優秀的自衛武器啊。

“其實已經研發出火帽了。”卻聽趙士禎得意洋洋道,這是他邀請趙昊來參觀的主要目的。

“什麽?你搗鼓出來了?”趙昊驚呆了。為了避免00所的研究跑偏,他的確向大侄子描述過未來槍炮的方向。

當時趙昊很肯定的告訴趙士禎,前裝燧發槍的話,萬歷式步槍也就基本到頭了。未來的步槍將更類似於他當年研發的那種後裝子銃式的掣電銃。

掣電銃的子銃就是可復裝的金屬定裝彈,但為了適應燧發無法密封,漏氣十分嚴重。趙昊告訴他,改進的方向應該是研發一種受到摩擦和沖擊就會發火的發火藥,做成火帽加在子彈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