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總督的方針

在得到林中丞的證實後。趙公子的形象頓時從官二代、高(相對於客家人)富帥,變成了孔夫子轉世,活著的文昌帝君了。

於是此事遂定,林氏一族心滿意足。

其實他們有些過於樂觀了,趙昊怎麽可能專門派本就很珍貴的書院教師,來這種山溝溝裏支教呢?

他打算讓農學院在鳳凰山建個茶葉研究所,讓研究員們兼職任教。

不過也別瞧不起農學院的研究員,人家也都是正經讀書人出身,當然大都是連童生都沒考上的那種……在文教昌盛的江南,少說有十萬這樣人生失敗的讀書人。

他們毫無特權可言,而且在江南連當教書先生都不配,只能靠給人抄抄寫寫、當賬房之類勉強討口飯吃。自然也有很多放下筆頭,拿起鋤頭回家種地的。這些人就是昆山農學院招生的對象。

農學院非但不要學費,而且管吃管住、發衣服被褥,還有每月一兩銀子的津貼。加上天天喊著‘農本農本’,讀書不成進農學院,也更容易自我安慰,總要比經商打工面子上過得去。是以從第一期開始,讀書人便趨之若鶩,很快報滿了名額。

兩年期滿畢業,大部分學員分配進了各縣的開發公司,到農場去當技術員。少部分好苗子被馬一龍留下來任教兼職當研究員,以傳農學香火。

所以農學院的教師們可不差,都是品學過硬、心性紮實的讀書人,給這些山裏娃當老師綽綽有余了。要是真有可造之材,大不了等將來教幾年,送到鳳凰書院去深造就是了。總之不會誤人子弟……吧?

研究員們應該也願意在課堂中傳道受業……吧?被學生們稱作先生,可是他們在江南得不到的尊重啊。

最關鍵的是,可以領雙份工資哦!

……

最後,在林潤的見證下,土客雙方在他們共同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廟中歃血為盟。雙方立下毒誓,無論發生何事,都禁止大規模械鬥。誰先開啟戰端,誰就要負全部責任,天誅之,地滅之!

立約之後,林氏一族又舉行了盛大的午宴,歡慶嶄新的開始,迎接美好的未來!

林潤一行只簡單喝了一杯慶功酒,快速填飽肚子,便帶上老族長的三兒子林一辰,離開大寮返回府城。

林正英的二兒子林一侖也跟著一起上路,他要在府城待一段時間,負責對接各項約定的落實。

返程一路順流,自然比來時快太多。

黃昏時分,眾人便抵達了府城。林潤謝絕了劉子興等人張羅的送行宴,連行台都沒回,就直接在官船碼頭換乘自己的座船,準備返回廣州。

他已經浪費了一年多時間,轉眼任期只剩下一半,要想做成點事情,時間異常緊迫。自然歸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飛回省城去。

臨行前,林潤屏退左右,問趙守正考慮的怎麽樣了。

人家林中丞為了他兒子的事兒,都專程跑去大山裏,還跟一群山民認親,趙守正哪好意思再拿喬?他這次也不抻了,直接說了我願意。

林潤便高興的拿出了戒指……才不是呢。林中丞高興的將送行的官員和縉紳們叫到船頭,向他們宣布自即日起由趙司馬暫掌知府印,代理府事的決定。並明確告訴他們,以潮州這種情況,短時間不會再有知府任命了。

這個期限也許是兩年也許是三年,但絕對不會少於一年。所以他們要精誠團結在趙二爺身邊,大搞特搞經濟建設,快速帶領潮州百姓脫貧致富。絕對不能再出亂子了,否則誰也保不住他們!

眾人唯唯諾諾應下,對這個結果他們並不意外。能在此處有一席之地的都是明眼人,自然知道潮州保衛戰之後,只要趙司馬在一天,旁人誰也當不了這潮州知府了。

縉紳們之前更是煞費苦心煽動百姓,挽留趙司馬。此時得償所願,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可能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舒通判了,他本來還奢望著趙二爺去了庵埠,府城這攤就是自己來署理了。但看到巡撫大人和趙家父子的關系,他就知道自己是想桃子了。

於是舒通判又退一步,心說趙司馬署理府事咱搶不過。那權力巨大、油水豐厚的海防同知廳,總該輪到自己了吧?

可林潤臨走前卻明確表示,希望趙守正能者多勞,兼顧好府城和庵埠兩頭。合著趙司馬這代理知府的權力,比正式知府還大。自己卻兩頭沒撈著一頭,他能不憋屈嗎?

然而趙二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還有五百親友團,以及一個堪稱作弊器的兒子。舒付知道自己要是想跟他對著幹,結果只能讓自己更不舒服。所以還是調整自己才是正辦。

‘一開始可能會被他的粗魯刺痛,但等磨合潤滑了,就會舒服起來了。這麽多年了,每次不都是這麽過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