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二更)(第2/2頁)

“惹了人命官司的那個?”陳蘊藉挑眉道。

難不成又惹事了?

“薛家從榮國公府,搬了出來。”黛玉道。

陳蘊藉一怔,“什麽時候的事?”

“就前兩天,蘊藉哥哥這兩天可能在禮部太忙,注意不到。”黛玉道。

陳蘊藉笑了笑,“忙倒是不忙,就是分不出什麽精力去關注一些不相幹的人……”他頓了頓,有些好奇的道,“他家不是想同賈家結親?還有什麽金玉良緣之說,怎麽這會兒搬出來了?”

黛玉道,“自從璉表哥同璉嫂子外任,大舅母和二舅母便一同掌管著賈府的庶務。只是……難免鬧得不愉快,大舅舅去找二舅舅,不知道說了什麽,二舅舅讓二舅母不要插手府裏的事,大舅母便得了管家權,中飽私囊,被二舅母告到了外祖母跟前,外祖母將大舅舅和大舅母一通好罵,管家權便落到了珠大嫂子手裏,珠大嫂子年紀輕,鎮不住這府中的人,外祖母便讓幾位表姐一起管家。”

陳蘊藉無語了一會兒,“他家真是一如既往的熱鬧。”

不過……

“這同薛姑娘從他們家搬出去有什麽關系?”陳蘊藉納悶的道。

黛玉道,“具體什麽原因,我也不清楚,只是聽說薛太太同二舅母大吵了一架,當天就從榮國公府搬了出去。”

聞言,陳蘊藉吸了口氣,“姐妹翻臉了?”

真叫人意外。

黛玉嘆道,“我聽聞,薛太太正在給女兒相看人家,只是還沒有下文。”

陳蘊藉想了想,“薛家已經敗落,能讓薛太太同你二舅母吵起來,恐怕跟她一雙兒女有關,俗話說得好,為母則強嘛。薛太太如今正在給薛家姑娘相看人家,看來……同寶玉有關了。”

黛玉道,“史大姑娘也被接了回去,聽說很快就要定親了。”

陳蘊藉咧了咧嘴,“賈寶玉到底幹了什麽,惹眾怒了?平日裏他不是最招這些姐妹們喜歡嗎?”

“我問過母親,但母親只是搖頭,不跟我說。”黛玉覺得,肯定出了大事。

陳蘊藉被勾起了好奇心,“宜年對這些事最好奇,問他肯定知道,等我回頭去找他問問。”

“有結果了,跟我說說?”黛玉也很好奇,可她母親不告訴她,黛玉只能找陳蘊藉了。

陳蘊藉猶豫了一下,“看是什麽事兒吧。”

黛玉抿抿唇,有些不開心,“你也要瞞著我?”

“不是瞞著你,若是什麽臟了耳朵的事兒,也沒必要聽。”陳蘊藉道。

黛玉聞言,只得作罷。

他們聊了一會兒,管事便說張姑娘來拜見。

陳蘊藉想了想,還是拒絕了,“上回是情況特殊,現在張姑娘既然安好,還是不要見了,畢竟男女有別。”

管事便出去回話了。

黛玉道,“張姑娘可能是來道謝的。”

阮家昨日被下獄,她即便在家裏也聽說了。

聽母親說,皇上在大朝會上大罵昭王有不臣之心,徇私枉法,將他的親王爵位,降成了郡王,令其閉門思過。

皇上痛斥昭王,還降了他的爵位,讓擁簇昭王的人,都有些惶恐。

難不成他們又站錯隊了?

想博個從龍之功,怎麽就這麽難?

陳蘊藉道,“我本也不是為了幫她,而是阮家作惡太多,這種人,不容姑息。”

既然遇上了,當然要明正典刑。

昨日阮家被下獄,當天他祖父就開堂審訊,他祖父的官聲極好,百姓相信他公正嚴明,一聽是他親自提審,不敢上告的百姓也都烏泱泱跑去了刑部伸冤,阮家的罪名那是一打一打的。

不過阮家也並非沒有好人,阮家老爺有個小兒子,今年才十三。

這個孩子,那真是歹竹出好筍的典範。

張姑娘被阮太太灌了藥,差點一屍兩命,是這個阮家小少爺,偷了家中庫房的人參給她吊命。

否則張姑娘哪裏有命活下來?

冤有頭債有主,阮家但凡有罪的,罪名都足以砍頭,他祖父也沒客氣,該怎麽判怎麽判,至於昭王?他還在家裏閉門思過呢,他的話已經不管用了。

即便管用,也指使不了他祖父。

阮家被砍頭的,也不止是這些男人們,他家的老太太、當家夫人阮太太,二太太,全都被抓去砍了頭,現在阮家被罰沒了大半的家產,剩下的被阮家小少爺繼承。

阮家小少爺現在正變賣自家的家產,想是打算離開京城了。

陳蘊藉帶著黛玉去看了看建好的學堂,黛玉看過之後,便沒了興致,實在是過於簡陋。

看著天色不早,陳蘊藉打算帶黛玉回京,沒想到還沒出莊子,管事就來了。

“二爺,好多人擡了大箱子進村。”

陳蘊藉聞言皺眉,“去看看。”

他讓黛玉呆在莊子裏,自己出門查看究竟。

“張姐姐,這些都是張老爺的房契和田契,以及財物,我是來歸還的。”半大的少年,面容蒼白憔悴,但說話彬彬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