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二更)(第2/3頁)

“明天還請假嗎?”陳蘊賢問道。

陳蘊藉搖頭,“林妹妹在咱家適應的很好,有瑩瑩姐在,倒是不需要我操心太多,明日我還是照常去書院上課吧。”

“那我就不幫你請假了。”陳蘊賢道。

“嗯。”

“時辰不早了,你也回去吧。”陳蘊賢道。

陳蘊藉也不多留,起身告辭。

次日,陳蘊藉照常去書院上學,雖然在書院裏能學到的新知識不多,但也能再復習穩固一下。

林黛玉就這樣在陳家住了下來,每日有陳瑩瑩作伴,這日子過得可不要太開心,偶爾沈氏也會邀請黛玉去她院兒裏坐,聊聊天。

陳家的生活環境簡單和諧,各房之間的關系也和睦,黛玉住了半個月,也不曾見他們紅過臉。

入了三月,十四這日是清明節,陳蘊藉書院放假一日。

陳瑩瑩拉著黛玉來找陳蘊藉。

“去放風箏?”

在京城,清明節確實有放風箏的習俗,陳蘊藉倒也不拒絕,正好他也放假。

不過這次就不止有他們三個了,陳瑩瑩還叫上了兩個姑媽家的表弟表妹,二房三房的堂哥堂弟。

以及,他的兄長一家三口。

陳蘊賢的小侄兒今年虛歲三歲,但實際上才剛滿周歲沒多久,在古代,出生就算一歲,過完年就是兩歲,像陳蘊賢的小侄兒,十二月出生,過完年還沒滿月,就已經兩歲了,等周歲一過,再翻過年就是三歲。

朝兒最近在學走路,雖然還不太穩當,但他確實已經不需要人扶就可以自己走了。

自從有了朝兒,他大哥也沒什麽娛樂活動,這次算是一次大家的集體活動。

風箏全都是陳蘊藉做的,廢了他不少時間。

次日,陳家四輛馬車拖出來,陳蘊賢一家三口一輛馬車,陳蘊衡和他剛過門的媳婦一輛馬車,陳蘊藉帶著三房的陳蘊澤和陳蘊寧兩個小堂弟,陳瑩瑩則帶著黛玉。

他們先去了謝家接謝子昂,又去盧家接盧錦欣和盧嘉許。

烏泱泱一大堆小蘿蔔頭湊在一塊兒,實在是……熱鬧……

因是清明節,來放風箏的也有不少人,陳家的女眷們都戴著面巾,遮住了臉。

黛玉也隨俗戴著面巾。

不曾想,他們在京郊遇上了意料之外的人。

忠勇伯盛清涵帶著幾個漂亮的姑娘在這裏放風箏,打頭的是德妃愛女,榮安公主。

公主雖然戴著面紗,可她身上的料子卻是貢品,即便是官宦人家,也少有人能穿。

因此,一眼就能認出她是誰。

當初陳蘊藉就聽過這位公主和盛清涵的八卦,今日撞見二人放風箏,竟也不怎麽意外。

來這邊放風箏的人很多,大家各玩各的。

陳瑩瑩拉著黛玉,玩兒累了就在一邊鋪的席子上坐下,席子上擺了個小桌子,擺滿了陳蘊藉做的吃食,她拿起一塊兒糕點吃,同黛玉小聲說話。

“榮安公主性子溫柔,很好打交道,從來不叫人難堪,安樂郡主教養極好,只那位樂瑤郡主,若是往後遇上了,你只管離她遠些。”

陳瑩瑩的告誡讓黛玉疑惑,“為何?”

“樂瑤郡主的父親是五皇子昭王,母親出身侯府,眼高於頂。昭王之母是宮中的嫻妃娘娘,在皇上跟前頗有幾分臉面。

如今上頭幾位皇子都倒下了,這位五皇子是如今擁護者最多的人,樂瑤郡主便也有些……”飄了。

黛玉不解,“不是還有四皇子嗎?”

“四皇子生母只是個宮女,因相貌好成了皇上的妃嬪,她生子的時候難產血崩,沒了,皇上便封了她一個芳嬪,連五皇子和七皇子都被封王了,只有四皇子,如今還只是個光頭皇子。”陳瑩瑩道。

言下之意,這位根本就沒有希望。

黛玉看了看那位嬌蠻的樂瑤郡主,收回目光,決定聽瑩瑩姐的,不要去接觸這位郡主。

能因為一時得勢,就得意忘形的人,品行可見一斑。

這種人,不可深交。

今日因有陳蘊賢坐鎮,倒也沒什麽人來討嫌,直到回府,都順順利利的。

展眼到了宋雨婷出月子的時候,林家提前一天接走了黛玉。

三月十八,林家給宋雨婷新生的兩個孩子辦滿月酒,各家命婦都來賀禮,賈家來的是賈璉和王熙鳳夫妻倆。

王熙鳳慣來是個會做人的,林家如今位高權重,她也有心同黛玉拉關系。

黛玉面上和和氣氣,但心裏卻是門清,對這位璉二嫂,她其實是有些避而遠之的。

她在陳家住了些日子,發現陳瑩瑩可比她厲害多了,對外頭的一些事情,她消息很靈通,有一日說漏了嘴,提到了王熙鳳。

沒別的,這位璉二嫂,在私放印子錢。

黛玉只覺得這位璉二嫂膽大包天,可瑩瑩姐卻說,勛貴之族的婦人,大多都會做這樣的事,王熙鳳並非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