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面娘(完)(第4/4頁)

碼頭上天天都忙,一條街上整天都有力工來來去去。

這其中,生意最差的就是趙家食肆。

其實,趙進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他殺人的事情一出,趙家食肆的生意瞬間去了大半,加上趙家人還沒能反應過來食客驟減,備了許多菜。

天氣炎熱,菜放在那裏是會爛的。趙家本就精打細算,菜爛了也舍不得扔。炒出來後,味道自然不好。

有那聞不了味兒的人找趙家人理論,無果後不想付賬,趙家生意本就不好,哪裏肯依?

最後,食客付賬悻悻而去。自然也沒有下一次了。

當然了,碼頭上吃飯的人中,更多的是比趙家還要精打細算的力工,眼看菜不能退也換不了,便咬牙吃了……然後,就鬧了肚子。

鬧肚子不是什麽大毛病,只要看大夫夠快,兩副藥下去自然會痊愈。

但是,力工是天天要幹活的,生病了自然要耽擱。本來就是在趙家食肆吃出了毛病,當然要找他們討個公道。

吃出毛病的人足有七八人,圍在趙家食肆門口吵吵鬧鬧。

李氏站在門口,叉腰道:“你們忙起來都是亂吃,那河裏的水都敢喝,誰知道你們在哪吃出的毛病?我們趙家可不當這冤大頭!”

力工們見狀,嚷嚷著要報官。

李氏不吃這套:“去啊!如果大人能肯定你們是在我們這兒吃出的毛病讓我們賠,我們肯定賠!”

力工們都是從遠地方趕來扛貨的人,只想平平安安賺點銀子養家,哪兒敢去報官?

最後,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不過,也被許多人看在眼中。那次之後,趙家的生意越來越差。

於是,便開始互相埋怨。

李氏是大嫂,如今周氏不在,都說長嫂如母,加上曾經趙進在時,一家子都是聽他們夫妻的。

所以,李氏頗為自傲。

看著空蕩蕩的大堂和對面食肆中人滿為患的區別,饒是二媳婦柳氏是個溫柔的,也忍不住道:“大嫂那天該溫柔些,做生意和氣生財,你和客人吵架,能有什麽好結果?再說,我們那日炒出去的菜確實有些毛病,他們鬧肚子要些賠償,本也應該……”

李氏頤指氣使慣了,哪兒聽得了這話,當即怒道:“你覺得我說得不對,那天你躲什麽?你自己為何不上前?現在知道來指責我,你若是想賠,自己站出去賠啊!”

柳氏被吼了一通,頗覺得委屈,忍不住開始翻舊賬:“要不是因為大哥,我們鋪子何至於此?”

李氏還覺得委屈呢:“要不是爹娘寵著三弟,三弟又想要算計人家寡婦,怎會牽連你大哥?你大哥若是在,我們鋪子也不會落到這地步。”

趙父聞言:“明明是老大自己無法無天。殺人的事都敢做……”

這些日子,鋪子裏生意越來越差,李氏脾氣也不好:“子不教父之過,夫君那樣,還不是你們教的?”

趙父氣得胸口起伏,余光瞥見二兒子滿臉漠然,心下明白,他這是怪上家裏人了,當機立斷道:“分家!”

他說分家,沒人反駁。

李氏想帶著孩子改嫁,二兒子夫妻倆想換個地方重新開始。一家人看似合在一起,其實早已離心。

半個月後,趙家賣了鋪子,分完了家,各奔東西去了。

等到一年後周氏出獄,根本也找不到家裏人了,也沒人願意收留她,最後,她跟著一個商隊,不知去了哪裏?

楚雲梨接下來幾十年中,都再沒有見過趙家人。

而她教出來的那六個姓胡的孩子,在幾年後拿著她給的銀子紛紛去往各地開了胡家面館。而他們也收了弟子,同樣只看中品性。

漸漸地,胡家面館越來越多,甚至開去了京城。

比胡家面館名聲更響的,則是通城碼頭上特別便宜的面和飯菜,只需要極少的銀子就能吃飽飯。

還有,就是面館東家胡娘子。

遇人不淑,卻在發生了那些不好的事情後,重新站起來,憑一己之力拉低碼頭的飯菜的價錢,以一顆善良的心,幫助了許多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