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族規下的女子(完)(第2/4頁)

錢母一口氣上不來,直接暈了過去。

楚雲梨轉身出門:“等伯母百年之後,我會送上一副棺材,鎮上最好的那種,聊表心意!”

她從村裏出來,一路上,不停地有人跟她打招呼,還有不少人留她吃飯,很是熱情。

錢母到底沒能熬多久,五日後的夜裏,她就這麽去了。

錢父白日要照顧她,還要抽空去地裏幫忙,累得倒頭就睡,夜裏也沒醒,等早上起來,才發現身邊人都涼透了。

楚雲梨說到做到,給她送了一副鎮上最好的棺材。

也是因為她發現,不少人在暗暗學她的作風,楚雲梨可不想讓人覺得不敬長輩是對,這才送了一副棺材,但其余的,她一點都沒做。

族長在錢母走後不到一個月也沒了,現如今是他自己住,被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了不知多久,身上都有屍斑了。

因此,他兒子被不少人指責。

日子緩緩往前過,又是一年後,京城來了欽差大臣,親自下旨,洛河鎮染坊中每年上貢四百匹布,楚雲梨還又做了一些工序復雜的料子給欽差大臣帶回。

經此一事,染坊名聲大燥,整個縣城乃至府城都知道洛河鎮這地方了。

並且,皇上親自點名要洛河鎮染坊的料子上供,許多富貴夫人對這種料子追捧不已。其余府城許多商人紛紛湧入洛河鎮,只求能帶些料子回去。

染房天天趕工,卻還是來不及供貨。楚雲梨又買下了大片地方,招了許多從外地趕來的工人。

幾年後,洛河鎮的料子在整個吳國都頗具盛名,陳春喜的名聲也傳遍了整個吳國。

因為她養活了許多人,那些沒進染坊的人,只要勤快,做些吃食賣與外人,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她憑一己之力,將窮苦偏僻的縣城變成了吳國有名的錦緞之鄉。她染出的料子,還送往了周邊各國,換來了不少好東西,又開設學堂,教出了許多學子,大部分人為染坊效力,少部分還赴京趕考,入了朝堂。

還私底下辦了善堂,照顧那些無家可歸的老人和孩子。但凡提及她,眾人惋惜她之前遭遇的同時,無不稱贊。

而這個時候,錢有火從獄中出來了。

五年牢獄之災,他一直挺乖,從不鬧事,就怕陳春喜暗地裏使絆子把他繼續留下。

好在,他熬出來了。

出了牢獄之後,看著外面高了許多小樓,他有些怔怔。這些年中,只有父親偶爾會來探望一下他,卻也不會刻意提及家中發生的事。可他還是從看守偶爾的感慨和心境去的那些犯人中聽說了陳春喜如今的名聲和她做下的事。

聽著那些,他都覺得和自己認識的陳春喜是兩個人。

縣城的變化很大,不過錢有火之前也沒怎麽來過,只知道小樓多了很多,街上身著綢衫的人也多了許多。甚至他走了一條街,只看到了三兩個著布衣的人。打聽之下,才得知現如今的綢緞很是便宜,加上眾人都富裕了,如非必要,很少有人會著布衣。

他身上衣衫是布衣,當年他進來的時候還不錯,可現在走在街上,眾人無不側目。還有那三歲大的孩童,走到他面前給了他幾個銅板。

錢有火捏著銅板,心情復雜難言。

用那幾個銅板找了馬車回到洛河鎮,馬車上眾人都著綢衫,寧願擠在一起,也離他遠遠的。

馬車中有好幾個竟然是外地人,眾人天南海北的聊,眼看就要到洛河鎮了,有個中年男子感嘆:“這位陳東家,果真是奇人!”

“是啊!”有一個洛河鎮的人仰著下巴,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要不是她,洛河鎮還窮得很呢。五年之前,好多人只要一到荒年,連飯都吃不上。賣兒賣女都有,可現在……整個吳國少有不知道咱們的。”說到這裏,他看向角落中的錢有火:“這位兄弟,你這模樣應該是出了事,鎮上有個善堂,是咱們東家辦的,你進去後應該能有一碗飽飯吃。要是勤快,就進染房去幹活,新進去一月就有一兩銀子的工錢,若是熬成了老師傅,足有三兩呢。”

錢有火:“……”

他沒那臉。

眼看他不說話,那人愈發熱情,說的更仔細了:“你別覺得是騙子,不信你去鎮上問問。咱們洛河鎮的人很熱情的,你從外地來,善堂一定會收留你的,住個三五天肯定沒問題。”

錢有火聲音艱澀:“我這是回家。”

那人恍然:“這是在外地讓人給騙了吧?太可憐了,你也是想不通。五年前咱們過的什麽日子,現在又過的什麽日子?你居然還不知足……”他搖搖頭:“以後還是老實留在家中盡孝父母膝前吧。”

錢有火嗯了一聲。

“咱們東家就是運道不好。”那人來了談性:“當年她十五歲就嫁給了錢家,可錢家不幹人事,她的錢家老二也是個混賬,三天兩頭打人,把她打得渾身是傷,那個婆婆居然還好意思跟外人說她是摔的,許多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她走路都走不好是個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