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3/4頁)

“天下傳承有序,朕倒是不擔心。不過看永兒也不像是什麽康健的樣子。唉,他母後生他的時候年紀還小,身量沒有徹底長開,那時候又從成都、漢中、長安一路奔波,有點動胎氣,生下來時也不太順利,一直病懨懨的。

朕有時候也在想,要是朕年紀再高壽一些,不僅過於高祖、光武,甚至高於武帝,成為從古至今最長壽的天子,永兒能不能熬到那時候呢。

朕現在也常看古之長壽君主傳位的史料,鮮有太子安然接位的。雖然扶蘇、戾太子都是死於陰謀。朕年老昏聵之時,不知會不會做錯什麽事。”

李素聽了劉備這番自我剖析,也是有點緊張:“陛下何出此言?陛下龍體康健,乃天下之福。太子仁孝,也是順其自然便能垂拱而治。”

劉備擺擺手:“你我兄弟,說這些幹什麽,朕特地周遭無人跟賢弟說這些,是想聽賢弟意見:若是永兒比朕走得早,又當如何?”

李素深呼吸了一口:“陛下家事,非外人當言。真到了那天,陛下堅決留下明詔,臣遵旨便是。不過,以嫡以長,自古禮法,沒有特殊原因,最好還是依照成法,從皇後諸子仲按長幼之序。”

劉備仔細看了一下李素的眼神,恢復釋然:“也好,朕其實也不太希望標新立異刻意選哪個兒子,或者單純論長不論嫡。

朕也想過了,天子高壽者,嗣君未必要求長。國有長君是幸事,可登基都四十幾歲了,也做不了多少年,頻繁更替,反而不穩。

如今每每讀賢弟當年所著《殿興有福》,除周公輔成王順利,其余太康、太甲、扶蘇都不得繼位。惠帝雖然短暫為君,卻也英年早逝無後,光武帝長子東海王劉疆,因母後被廢,嫡庶易位於明帝。

雖然本朝沒有這些糾葛,但願是朕多慮了,越老越是後怕。真要是永兒熬不過朕,就讓皇後次子理兒繼承大統吧——這次出巡,朕讓永兒留守監國,帶其余數子隨駕到外面見見世面,也有這個考察的想法在內。

不過,朕不會學秦始皇,出巡居然只帶一個胡亥。諸子皆在,就算有點閃失,也不會給人可乘之機。賢弟之賢,遠過李斯,朕之側近,又絕無趙高之屬。”

把這番話說開之前,劉備其實是挺擔心李素在太子不在時,單純論長幼、把甄姜的兒子推上去——好在那樣其實也不是很合理,所以李素絕對不會徇私。

因為甄姜最大的兒子不僅是庶出,同時排長幼也只排到第三。劉備的次子,也是一個庶子,是貴妃宋都所生。

宋都歷史上是劉協的妃子,但這一世劉協不是194年就放棄長安出逃了麽,所以很多長安宮中的美人還沒來得及長成被劉協臨幸,就提前被劉備救出收編了。

至於皇後吳莧,倒是累計生了三個兒子,但她的次子、三子在劉備諸子中,單論年齡才分別排到第六、第八。

李素有些不敢聽下去了,連忙打斷:“陛下別說這些了,若是真覺得身體微有什麽不適,那就放棄後續行程,直接回雒陽吧,疏忽不得。

若只是覺得以史為鑒有些後怕,那著實大可不必,歷史不會簡單重演,後人會吸取教訓,總會避免掉完全重復的錯誤的。”

劉備也意識到自己說多了,擺擺手打住話題:“罷了罷了,你我兄弟,如此坦誠,說些這個都把你嚇成這樣,不說也罷。或者下次要說,也得雲長翼德都在,這樣賢弟也不必避嫌。”

有些話,兩個人的場合說,反而容易被認為是試探,雖然劉備是真心的,但他有這個情商。還是有機會把關羽張飛都拉來,才放得開,因為劉備絕不可能同時試探三個人。

李素也趁機打住,心中也忍不住幫忙估算:皇帝太長壽,太子熬不到年紀,或者位置不穩,也是古今常有的……也罷,無論將來如何,俯仰無愧於心,遵照朝廷禮法制度即可。

反正劉備任何一個兒子,都沒跟他家聯姻,李素是絕對犯不上為了甄姜和甄宓的親姐妹關系而蹚渾水的。

李素六個女兒,最大的女兒已經23歲了,是蔡琰生的,跟顧雍家聯姻了。二女兒便是甄宓所生,如今17歲,在當時也已經是結婚的年紀了,所以去年嫁給了諸葛瞻。

剩下四個女兒,都小於14歲,至今沒有定親。李素這種治家風格和對子女婚姻的篩選,也算得上是無欲則剛了。

……

勾引起劉備考慮身後事,說到底還是因為閩中地區的封賞,李素那句“留點封賞施恩的機會給太子”。

李素也確實是出於好心和遠見,誰讓漢朝的皇帝,歷史上普遍還正統性足夠,壓根兒沒想過這些蠅營狗苟的小手段呢。

漢朝皇帝對於輔政大臣的榮譽,之前大多是一次性給到位的。但遺留的問題也不少。比如霍光的家族,還有與霍光鬥爭的上官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