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單於從此成為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

“放棄粗重物資,別走主要長城關隘了,直接翻山吧。”在太史慈頑強的阻擊下,草原群雄們最終下達了這個痛苦的決定。

十一月初三淩晨,草原大軍開始四散機動,化整為零往各個方向自行尋路翻山,爭取出了長城再擇機會合。

走之前,大家也約定了幾個重新集結部隊的位置。

因為部隊要繞路的話,肯定要分批走,否則還是會被堵住。這就意味著一部分人要往西繞,一部分人要往東繞。

為了爭取時間,這兩部分人繞路出關後的集結地點也不能選在一處,否則在重新集結的時候只會耽誤更多的時間,被漢軍抓住時間差追上。

所以,雙方很快達成了默契,也重新撿回了草原豪傑“各自為戰”的“扁平化管理”優勢,拓跋力微從喜峰口和盧龍塞以西繞,樓班從喜峰口和盧龍塞以東繞,他倆各自指揮自己的族人,自己選擇集結點,不用顧及另一方了。

拓跋力微便選擇在了灤河河谷上遊、燕山以北的白檀邑重新集結部隊。那是繞過喜峰口之後,更北方一個主要的關外據點。

大致在後世的承德,出了長城後不遠就是了,後世的避暑山莊、木蘭圍場就在那一帶。

而樓班選擇了在遼河源頭、燕山以北的白狼邑重新集結,那地方在盧龍塞以北,輕裝繞過盧龍後找到遼河源頭就是了——說句題外話,另一個時空,樓班的堂兄蹋頓,就是在白狼邑旁的白狼山下,被張遼斬了的。

但他們這麽選也不能說錯,畢竟鮮卑人的草原本來就再更西邊一些,烏桓人在東,所以要分東西兩路繞出去的時候,拓跋力微往西繞而樓班往東繞,都是天經地義的,是為了更好的“主場作戰”。

十一月初三當天,發現草原聯軍化整為零後,太史慈當然是果敢地轉守為攻,還想主動出擊死死咬住敵人不讓他們翻山跑。

可惜太史慈的人數還是太少了,才敵人七分之一的人數,要追上咬住敵軍主力,那是不可能的。

血戰中太史慈軍的傷亡比例也是陡增,從打阻擊戰時將近十倍的交換比,上升到了不到五倍,也就是殺傷五個草原聯軍將士,就有一名漢兵傷亡。

就在太史慈苦苦支撐的時候,草原聯軍後軍在他們放棄的幾處主要屯糧營地內放火,這就更是牽制了太史慈的注意力。

很顯然,草原聯軍的目的是破壞漢人在華北平原上前沿據點囤積的物資,把民間財富和糧食大量燒毀,就能破壞漢軍來年北伐的戰爭潛力,給草原聯軍多續命爭取苟延殘喘。

當然,這些糧食嚴格來說原本也不算軍糧,因為囤軍糧的重要城市並沒有失守,田豫田疇始終在固守要害,這些糧食是從被燒殺的百姓那兒搶來的。

但不管怎麽說,只要糧食被燒了,一旦漢軍光復之後,朝廷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逃避戰亂的流亡百姓餓死,這就得分出軍糧漕糧來賑災,那樣也可以變相拖延漢軍的戰爭潛力。

太史慈知道這個重要性,見追也追不上,只好順勢改為猛攻斷後之敵放火的營寨,殺散了數千放火殘敵,盡量救火搶救物資。

很快,只是拖後了兩三天的諸葛亮也趕來,跟太史慈一起合力,把斷後打阻擊的、落在最後的那一部敵軍殲滅了,救火救回來相當一部分物資。

拓跋力微和樓班以為自己總算是斷尾求生、狼狽找小路翻過了燕山。

殊不知,因為翻山繞路比較慢,當他們重新離開燕山山區,分別在白檀邑和白狼邑集結的時候,拓跋力微在白檀邑遇到了張飛帶來的兩萬騎兵部隊,而樓班也在白狼山遇到了趙雲逆遼河而來的兩萬騎兵。

拓跋力微身邊此刻至少還有十一萬人戰鬥力保持完好的鮮卑青壯,以及一兩萬的傷病員。

樓班那邊,也有四五萬烏桓戰士,加上一部分他往東繞行路上收編回來的遼西令居圍城部隊(之前圍困遼西郡治令居,跟守城的田疇對峙的那部分人馬)。

草原聯軍還有總共十七八萬能喘氣的人,也就是說這次入關,主力這一路近二十五萬人,永久性折損至此也才六七萬人之間,

其中跟諸葛亮打的時候折了三四萬,跟太史慈打又折了一兩萬。剩下的則是傷病加重、軍中勞頓瘟疫逃亡折損,七七八八的損失。

按說十七八萬部隊從人數上來說,還是有戰鬥可能性的,對面張飛趙雲加起來才五萬呢。

可實際上,這十七八萬人已經被各種疲憊、疾病、士氣渙散、因為反復中計而心生迷茫恐懼,給折磨得不要不要的了。

再把根本上不了戰場的傷病員一扣,真正拿起武器的最多也就十四萬人,這跟張飛趙雲的人數比例差距,也就從四倍跌到了三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