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重回桃園,封賞功臣

半年的時光,就在劉備的東巡中倏忽而過。

從二月初出發,視察關東五州各地的民生恢復情況,如今已是七月。

巡狩的軌跡,也已經走完了豫州、兗州、徐州、青州,經過了冀州的渤海郡,回到了劉備的故鄉幽州。

還剩最後兩三站、個把月的時間,就要回雒陽了。

五個多月走下來,劉備看到了太多民間疾苦、滿目瘡痍。但也看到了希望,各種戰後重建的生機。

為了與民休息,他把隨駕的軍隊人數也盡量壓低,只帶了五萬騎兵跟著走,其他決戰時調動的大軍全部遣歸各處糧草豐足的州郡就食。

五萬人看似還是很多,但相比於皇帝出巡,其實已經算克制了。尤其今年才剛剛統一,各地曹軍潰兵和流散饑民、賊寇形成的匪患還很嚴重。

劉備親自巡視途中,都遇到並順手剿滅了三四股從數千人到上萬人規模的匪患。按照歷史的規律,朝代重新統一整合後,至少花兩三年把主要匪患肅清,已經算很快了。

如今這個時節,淮南地區今年的第一季早稻,已經順利收獲、曬幹入庫,雖然有些局部天災、水旱,但百姓總體來說收成還過得去。

北方的麥作區,倒是根據緯度不同,還分別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完成秋糧的收割和晾曬。

北方百姓暫時還得在缺乏主食的饑餓生存環境中,忍耐一段時間,靠夏季剛成熟的亂七八糟蔬菜撐過去。

朝廷為了體現陛下的恩德、與原先劉和袁紹曹操執政的不同,在年初時倒是宣布了一項恩旨,讓大漢子民都可以緩一口氣,感受統一帶來的紅利:

大漢全境範圍內,免除所有人頭稅一年——這兒的人頭稅是廣義的,包括租庸調輸。也就是所有按人口直接計征的田賦納糧、戶調紡織品(也可以交錢)、徭役和運輸,都全免。

而關東今年新光復的五州,加上去年光復的幽州,還可以額外得到一年的田賦豁免、兩年的徭役和戶調豁免。

換言之,關東百姓可以連續兩年不納糧,三年不服徭役不交絲織品/銅錢。

之所以糧食稅不能完全連免三年,也是考慮到關東地區官倉裏存糧也很少了,連續完全不收的話,當地的官員糧俸和駐軍軍糧都會出現困難。

而且糧食又沉重,消耗量巨大,都從後方益州荊州運過來,哪怕有了南陽運河和討虜渠,可畢竟幾千裏的水路路程擺在那兒呢,至少一兩倍的損耗,劃不來。

所以,寧可從今算起、第三年就在關東恢復征糧。可以以後收成天氣不好的時候,再間隔留一年免征,只要別好幾年連在一起免征,朝廷的行政系統就能扛住。

至於“連續幾年減半征、按比例減征”這種餿主意,李素是不會給劉備出的,就算李素這麽拍腦門,以劉巴的智商也肯定會勸諫。

這個邏輯現代人或許難以理解,但漢末的古人非常理解——征稅是需要成本的,官員、稅吏、兵丁,一層層人手動員下去催繳,收一半是那麽多成本,收全部差不多也是那麽多成本,高不了多少。

所以,既然收了就收足,要不就幹脆一整年某塊稅源直接砍掉。

別搞半吊子,花兩次征稅成本、卻只征上來一次的量,這不受二茬罪麽。

……

當然了,即使是設計到如此微妙的征收減免、體恤百姓。

可如果朝廷的治理能力和經濟建設水平沒跟上的話,擱大漢朝十幾年前的舊國情、這樣的減免比例,就幾乎相當於一切全免了,朝廷肯定會難以運作維持。

但對章武六年的大漢來說,所有人頭計稅的稅賦徭役全免,還不至於徹底傷筋動骨。因為一切工商稅都是不免的,照征不誤。

這一切,都要感謝朝廷在統一天下之前,已經在關中和南方發展了最多十二年之久的工商業。

早在章武四年,當時的光復區一年的工商稅總額就可以達到四五十億錢。

竟能超過按平價計算的田賦和戶調,僅僅只是低於全國百姓每年的徭役折算工價。

(注:但因為戰亂連年、災荒依然頻發,所以實際上工商稅費總額的購買力依然是低於全國田賦的。這個理論值是按照一石稻米折算三百錢來統計的,實際上全國各地的米價多年普遍高於三百錢一石,拿著工商稅征來的錢,在荒年和戰爭年買不到那麽多米)

章武五年工商稅比章武四年時又穩步略微有升,全國工商稅費五十多億。

到了章武六年,因為關東五州的士紳豪強也可以被征工商稅了,哪怕他們已經比較貧窮,商業不發達,多少也能找補一些。初步統計下來,今年預期能收到六七十億的工商稅。

從這個數字裏也可以看出,剛統一的關東地區工商業有多孱弱、之前被破壞得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