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田種不炒

接受近代歷史教育的人,對於土地兼並這個問題,總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覺得這方面的政策設計、如何防範土地兼並,肯定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先進。

後面的朝代吸取了前面朝代的滅亡教訓,總該越來越善於避開坑、抉擇越來越聰明吧?

但事實上,這種想法多半是近代歷史教育受到蘇式史泰林五段論的影響,習慣了把人類社會統一看成“原始—奴隸—封建—資本—共產”線性進化的結果。

而華夏歷史的現實特點,是帝國時代特別漫長(我也不說“封建”時代了),那麽多朝代的教訓堆積下來,皇帝們把幾乎所有對抗土地兼並的嘗試都做過了,發現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不管怎麽幹最後都會導致土地兼並亡國。

所以華夏的帝國史,對土地政策的態度出現過多次尺蠖效應。

覺得前一個朝代土地政策左了,亡了,下一個朝代就往右縮一點,結果還是亡了。

再下一個朝代就繼續吸取教訓,重新回歸左一點,然後二次亡國。再再下一個朝代重新右一點,然後三次亡國……

最後就是左左右右反復橫跳,這一跳就跳了兩千年,怎麽跳都亡國。

站在漢末這個節骨眼上,前面可以借鑒的經驗還不是很多,但至少也湊滿第一波尺蠖伸縮所需的素材了。左右都橫跳試過,告訴人左右都有可能亡。

曹操、荀彧、程昱這樣的頂級政治家,當然也都熟知歷史。

知道周因王田分封,百姓逃亡另外墾荒、動員效率不如承認私田。

也知道秦因用民過重、服役無度,天下苦秦久矣,揭竿而起。

西漢因末年土地兼並確實瘋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王莽因左,搞土地國有化,沒搞成,依然引起綠林赤眉,完蛋了。

但東漢不敢搞土地國有化,還是被黃巾了。

正因為如此,荀彧以王莽的教訓提醒曹操時,曹操並不認為“因為他要實行的新政策中,帶有一定的王莽曾經用過的元素,就必然不好”。

曹操是把這個問題想得很清楚的,所以他語重心長地跟荀彧、程昱自訴其志:

“周和王莽亡了,秦自有一套亡法,先漢後漢又是另一種崩潰!走不走王莽路線的都亡了,又沒見誰一直活下來。

所以祖宗不足法、史不足畏,要是歷史上亡過的路都不能走,那就無路可走了!只能是拼拼湊湊,博采眾長,揚長避短,拼接一套新方法,把前代亡國者最暴政的點改掉。

如仲德所言,孤如今只是禁止世家豪強買賣田地,又不是如王莽那般籍沒入官,縱有反抗,也不會太過劇烈,完全是可以分化瓦解,爭取大多數安分守己世家豪強的理解的。”

荀彧因為之前沒有參加曹操的草案討論過程,所以對細節不是很清楚。曹操在討論土地搜刮政策細節時,重用的都是毛玠、棗祗、滿寵這些級別較低但更心狠手辣、擅長組織生產的能吏、酷吏。

荀彧是聽說曹操的草案即將公布了,才急吼吼過來反對的。

現在聽了曹操的辯解後,他也發現自己講的那些大道理有些詞窮,只能換個角度勸說,幫曹操完善細節。

荀彧分析道:“丞相,縱然如今施行之法與王莽大異,可對於世家豪強的約束實在是太狠了。賣田地者並不一定是要變不動產為動產、便於遷徙投敵。

只能說遷徙的可能比較大,屬下也知道,早在十年前,司隸、豫州世家,趁著兵亂之前賤賣田地移民荊州避禍,不勝枚舉。

但縱然如此,若是不想個充分的理由,只一味殺戮抄家,天下民心盡喪矣。治國如治水,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何況百姓賣田避戰之心,自古堵不如疏。”

對於世家當中那些有眼光、有見識的家夥,能趁著戰亂到來前賣地跑路,荀彧還是承認的,因為他對於這活兒太熟了。

他自己所在的潁川荀氏,就是趁著司隸地區被董卓橫掃之前,把潁川老家的莊園都賤賣了,投靠各地諸侯的嘛。

還有河內司馬氏裏某幾支有眼光的,也是典型的在董卓暴揍王匡之前就賣了河內的莊園跑了。當時有識之士都知道整個司隸、乃至與司隸接壤的郡,都會變成血腥戰場。

曹操不想再聽老生常談,直接擡手制止了荀彧,讓他挑建設性的意見說:“這些道理孤都明白,不過事已至此,不是空談遠見的時候。文若便說說,孤還有什麽法子既把這事兒做了,又取信於民。”

荀彧嘆了口氣:“若是丞相堅持施行此政……至少先明發天下,強調對世家豪強中那些不經營工商者的絕對保護。

而且要鼓勵他們組織自家家奴充分耕作,甚至暫時虛與委蛇,暗示不會趁著清查田產的機會一並徹查隱匿人口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