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2/3頁)

田裏的莊稼自然是麥子,麥苗茁壯青翠,遠未成熟。

“車騎將軍,卑職不敢欺瞞,這兒就是您家當年的桃園莊所在,卑職雖然在袁熙手下任過偽職,不過這桃園莊始終沒敢讓人造次占據。這是地契,您要留便留著,不要也沒關系,到時候另寫一塊便是。”

郡丞也連趕著討好:“是啊是啊,聽軍中將士說,陛下曾經許諾,此戰光復涿郡之後,便暫時先移封將軍圍涿侯。這全縣的土地都是您的封地了,何況這區區桃園莊呢。當然這兒肯定是將軍的私莊,跑不了。”

張飛摸著自己的大胡子,被人引著到處遊覽,也是心懷激烈,胡子都差點撓掉幾根。

沒辦法,人都是會懷舊的,這裏才是夢開始的地方啊。

十六年前,在這裏跟大哥二哥結義,一起痛飲討伐黃巾。打了一年仗,大哥才得了個縣尉,然後去中山郡安喜縣幹了兩年。

大哥兩年任滿、遇到督郵刁難找茬想罷他官,那才運氣好遇到了伯雅,不但沒丟官還揭露了張純謀反大案,再跟著平定張舉張純這倆反賊,漸漸有了如今的氣象。

桃園已經是十六年前的事兒了,認識伯雅是十三年前的事兒。

莊園跟自己離開的時候,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樣子了,而且嚴格來說,張飛當年走的時候,並不是拋棄了莊園,而是把莊園賣掉了,地皮賣給本縣的另一個大戶。

移民到安喜縣那兩年,他也在安喜重新置辦過產業,靠的就是涿縣老家賣莊園湊的本錢。相當於後世的“改善型剛需”。所以,這個已經被張飛賣掉的地方,斷無再要回來的道理。

估計是十六年下來,兵荒馬亂的,當年的買主都不在了吧,幾經轉手。而最後一手,估計是被涿郡郡丞、涿縣縣令這些人威逼,眼看王師即將抵達,為了討好張飛連忙巧取豪奪弄回來獻給他。

張飛也是粗中有細,最初的激動之後,想明白這個道理,不由威嚴質問:

“你們簞食壺漿,喜迎王師,這很好。不過咱是仁義之師,不擾百姓!巧取豪奪的事兒,咱是不幹的。這桃園莊當年早就發賣了,你們是如何弄回來的?你倆姓甚名誰?為官時政績,我回頭還是要問的!”

郡丞縣令嚇得連忙表態。

郡丞先謙卑地說:“卑職孫禮,鄰縣容縣人士,近年來才出仕。因袁紹當政期間,多用本地人為本地官,先帝時三互法早廢。卑職為官,從不敢害民,還望明查。”

縣令也鞠躬作揖:“卑職劉放,鄰縣方城人士,年二十察中正,初為縣丞,為官兩年,剛升縣令。我們都是本地人,面對父老鄉親,不敢害民。

將軍的莊園,我們是用袁熙的府庫余財問原主贖買回來的。袁熙既已放棄涿郡,府庫錢財自然屬於將軍支配,請將軍勿怪我等擅自做主。

將軍若是不信,可問本縣名士高門,看看我等官聲可有汙穢——就算將軍信不過別人,也可問盧子家盧公子(盧毓)。他是故盧尚書獨子,算是陛下的師弟。他的話將軍總信吧?”

(注:別再問我為什麽孫資、劉放不是一起出現的。前文出現的始終是孫資和賈逵,沒有劉放。劉放就是涿郡本地人)

張飛聽了,卻還有些狐疑。因為他知道袁紹治下如今施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個什麽狀態,以袁紹當初的“代表世家大族利益”姿態,能在他治下被察中正的,多半跟當年舉孝廉一樣水分大。

而事實上,劉放這人原本歷史上就是該被舉孝廉出身的。只是現在蝴蝶效應,中正制提前了,才變成了被中正考察合格出仕。

張飛便質問:“哦?你是察中正出仕?你有什麽德行素著鄉裏麽?還是靠出身?”

劉放略微尷尬,陪笑道:“卑職是漢室宗親……別誤會,絕不敢冒認中山靖王之後,卑職只是燕刺王之後。”

張飛這才沒有多問,袁紹為了表姿態,對於漢室宗親的德行考察肯定還是放得比較寬的,能做官不奇怪。

今天既然是衣錦還鄉的大喜日子,只要沒有發現明顯的劣跡,那也不比多問細節,免得掃了雅興。

“原來如此……爾等倒是有心了,本將軍豈是那種需要蠅頭小利的,把賣桃園的故主找來,本將軍親自給他錢,你們回去把賬目平了,不許私吞便是!

還有,既然盧公子也在涿縣,你幫我禮請他一起來飲宴同喜便是。”

孫禮、劉放唯唯稱是。

張飛現在也是超級富豪了,確切地說凡是劉備陣營的頂級勛貴,跟著李素的產業布局擴大經營的,哪個家裏不是家財至少十億八億?尤其家裏娶了甄家女兒為妻妾的,都知道做什麽最賺。

諸葛家那種都好幾十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