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單

曹純死後第二天,葉縣下遊的舞陽縣,就遭到了高順十幾萬大軍的圍攻。

舞陽小縣存糧倒不是很多,十萬左右。之前圍攻葉縣的樂進部三萬人,前一天剛剛撤下來經過此地,還補給了一波,剩下的就更少了。

面對高順忽然的虛張聲勢反攻,舞陽這種沒什麽防禦工事的小城當然是直接棄了。城內曹軍怕的是被各個擊破,還不如全部撤到郾城。

走的時候,能帶走的盡量帶走,帶不走的放把火,等諸葛亮接手之後慢慢救。

一切都跟關羽拿下襄城時很相似,唯一的區別是缺少一些肯棄暗投明的文官提前主動救火。

曹軍的收縮,愈發堅定了諸葛亮的信心,他向高順建議:“如今曹軍不知我軍虛實多寡,而且此前一個多月相持下來,我軍遊刃有余,如今曹操恐怕覺得我軍之前都是在故意示弱。

所以,不管我們表現出有多少大軍湧來,曹操多半會寧可信其有。甚至我們借機吹噓說南陽運河其實已經修得差不多了,亂中都有人會信。

將軍不如詐稱大軍三十萬,與翼德一並急襲郾城,要斷曹操水路的後路,讓曹操不得不被調動起來,從定陵後撤到郾城。”

反正打幾面張飛或者別的將領的旗號也不用什麽成本,高順就照著做了。

果然一兩天之內,曹軍一夜數驚,曹操拼命把定陵的物資軍需和部隊都順流再往下遊的郾城集中,唯恐樂進這邊有失。

而諸葛亮還就真的按計劃把他帶的水陸兩用大篷車從澧水北岸開上岸,走幾十裏陸路進了滍水,然後順滍水去定陵。一路上同樣是虛張聲勢,號稱大軍十余萬,分路並進而來。

偏偏曹操這時候也確認了曹純的死訊,還聽說關羽那一路也有好幾萬甚至十萬大軍,或許是從汝水源頭的魯陽而來的。

曹操既心中大驚,又悲傷不已,正在多疑,不敢托大,只求最穩的打法。一番糾結後,他決定把定陵的物資盡量運空,如果有被圍逼迫決戰的風險,那就放棄,以主力全力收縮防守郾城。

曹操正在醞釀,時間也到了十二月下旬,偏偏這時候又有一條緊急消息傳來,逼得他不得不立刻做了這個決斷,不再糾結。

……

原來,早在近十天前,袁紹就已經死了(袁紹第二次被氣中風徹底癱瘓後,又拖了一個多月死的,前文說過),只是曹操不知道情報,袁尚封鎖了消息。

但是,就在最近,情況又有變故,三天前的十二月十八,位於青州州治、齊郡臨淄縣的袁譚,忽然收到了一封以他父親袁紹名義發來的密令,說是袁紹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想見一見長子最後一面。

袁譚得到家書命令後,直接傻眼了,他也知道父親寵愛弟弟,而且父親應該早就完全不能動彈了,想立遺囑都沒法立。這種時候來信,未必是父親的意思。

至於書信的用印和筆跡就更不用說了,袁紹都一年多沒親自提筆寫字了,袁譚認識父親的字體,當然知道這次也不是父親親筆。

所以袁譚不能不懷疑,這是不是三弟想在父親死前把他騙去鄴城,然後假借父命奪去權力軟禁起來。

甚至更惡毒揣測一點,都未必是父親重病,而是已經病亡、但袁尚秘不發喪想稍微打個時間差拖一拖。

但有父命的大義名分,袁譚也不能不去,而且萬一真是袁紹臨終回心轉意了,不去可就浪費了天賜良機。

思來想去,袁譚既想接班又怕被害,就想到帶兵去鄴城探病/奔喪。

但青州離鄴城太遠,如果一路走黃河北岸的話,他怕袁尚此前已經得了冀州牧的職權、在冀州勢力龐大,半路上會阻撓。

所以袁譚準備帶兵走河南、從曹操的轄區通過,到了延津之後再北渡黃河、在黎陽登陸,直奔鄴城。

要實施這個計劃,袁譚不得不先跟曹操通氣,還希望曹操看在他父親的份上,幫忙提供沿途軍需和接應。

畢竟袁譚要趕時間,如果帶著軍隊還自己運糧的話就太慢了,既然是在己方和盟軍轄區內行軍,能吃曹操的就吃曹操的。

於是乎,袁譚的請求,就在這種情況下送到了曹操手上。

得到這一消息之後,曹操也顧不得猶豫那些一城一地的得失和計算糧草問題了。

他當然是非常仗義地拿出了一個好叔叔該有的姿態,對袁譚的信使拍胸脯表示沒問題,一切都有叔給你主持公道呢。

本初兄跟咱可是親如手足兄弟、至愛親朋。大侄兒的事兒,就跟我親兒子的事兒差不多。咱不但給袁譚探望父親病情的部隊提供糧草,還可以派一些部隊配合袁譚。

打發走了袁譚的人之後,曹操下令:“盡快把定陵剩下的糧草搬空,能運多少運多少去,從汝水轉鴻溝到延津,支援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