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

陳到發現李典人去營空之後,還不死心,又小心地穿過兩層營地,往前搜索了大約十裏地,確認實在沒有任何異常,連曹軍的粗重輜重物資,都留在營裏沒有帶走,也沒有放火燒毀,就知道肯定是偷跑了。

之所以不放火,當然不是因為曹軍仁慈、把這些笨重的物資留下來資敵。他們純粹只是怕火會引起漢軍的警覺,從而導致逃跑無法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

當然了,曹軍已經盡可能搞破壞,比如一些帳篷布料,帶不走也找地方挖坑埋了,能讓漢軍少找到一點戰利品就少一點。實在處理起來太費事的才留下。

得到陳到回報後,高順和諸葛亮連連去查看,高順內心也是有點懊悔,問計道:“李典應該已經跑遠了,還要不要追?”

諸葛亮想了想:“追!雖然我軍也不甚精銳,行動遲緩,但不試試怎麽知道。李典畢竟是孤軍懸於後方,我不信曹操撤軍的時候,會先讓李典撤、再讓圍困昆陽葉縣的主力一起撤。

曹軍既然跑了,肯定膽寒,擔心我軍追殺。要是十幾萬大軍被我軍也是十幾萬纏上,這天寒地凍的,雖然我軍不能保證必勝,曹操也絕對不敢賭。

所以曹操既然真有那麽謹慎果斷、肯撤退,就肯定有魄力隨時壯士斷臂、犧牲李典。我們追上去,有可能大將軍從昆陽出發的部隊,能截住李典去路,那我們也不算白忙一場,好歹最後時分還能殲滅曹軍斷後阻擊的部隊兩三萬人。”

諸葛亮很快就想明白了:追不到主力,算是他沒算準曹操,過去的就過去了,可嘗試一下,就有可能無風險地拿下曹操的阻擊部隊,那也不無小補。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何況對面有兩三萬人。

高順覺得很有道理,不管追不追得上,強行軍試一把,也算對得起自己的職責,同時也當是練個兵了。

南陽郡這兩年訓練的十幾萬新兵,見血的機會確實少,十萬人一直在修河,其中兩三萬人博望坡之戰才逮到第一次機會見血。

這支部隊也沒有經歷過奔襲強行軍的苦,正好砥礪一下,哪怕大雪天翻山摔死百十個人,也是沒辦法的,至少活下來的都得到了鍛煉。

決定要追之後,剩下的問題就是往哪兒追、怎麽追。

對此高順和諸葛亮商議之後,倒是很快得出統一意見:先派出快馬斥候,撒網搜索,而主力部隊在得到新的情報之前,就按照先挺進到澧水源頭,然後順流而下的路線追。

如果中途有別的情報變故,再隨機應變。

當天午後,高順和諸葛亮的部隊已經追出了三十裏,通過了山區最難走的路段,抵達了澧水源頭。

到了澧水之後,諸葛亮很快又發現了一個困難,那就是曹軍撤退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船只。

漢軍要繼續追擊,就只能靠兩條腿走路,或者是臨時砍伐樹木紮簡易的木筏來運輸隨軍輜重。但無論選擇哪個辦法,都會耽誤時間。

這時候就顯露出還未修好的那條南陽運河的好處了,要是運河挖通了淯水和澧水、滍水,那漢軍在漢水流域的船只就能直接開到這兒,哪還費那麽多事。

好在,諸葛亮行軍始終會帶著一些他自己發明出來的水陸兩用大篷車,只是數量不夠十萬大軍一起用,只能是分批擺渡,稍微節約一點時間,順便讓部隊行軍省力些。

“要是運河已經修通,此刻有船只千艘,哪裏還怕曹操撤軍,想怎麽追就怎麽追。唉,隔著一道桐柏山分水嶺,果然是進攻一方吃大虧。”諸葛亮部署之余,也是扼腕嘆息。

之前夏侯惇和李典承受的後勤災難,在攻守逆轉之後,很快就落到了諸葛亮頭上。

部隊又順著澧水追了三十裏,當天的天色就已經徹底全黑了。高順的部隊也不知道敵軍走到了哪裏,只能是先紮營休息一夜。

至於有水陸兩用篷車的部隊,繼續順流去葉縣,進城休息,然後換一批葉縣守兵組織牲畜、連夜把船拖回上遊,準備明天再擺渡一波。

諸葛亮和高順正在忙活,忽然就遇到了從昆陽先到葉縣、再逆流而來的關羽斥候兼信使。

這隊信使的使命,是沿途搜索昆陽到葉縣之間的戰場、是否有發現敵軍,然後把情況和部署匯報溝通給可能出現的高順和諸葛亮。

這是諸葛亮自從一個多月前,第一次跟關羽恢復聯系,他連忙長話短說先問了關羽那邊的情況狀態,然後問起敵情。

關羽派來的信使表示:沒有發現昆陽和葉縣上遊,有任何疑似李典部等曹軍堵口斷後部隊經過的情況。

大將軍覺得因為昆陽城中缺乏戰船和騎兵,本來就不可能沿著水路追上有船撤退的曹軍,所以決定賭一把,賭曹軍斷後部隊輕裝改走陸路、繞行撤往昆陽以北的襄城。大將軍已經帶著昆陽守軍一半的兵力,去堵截從桐柏山埡口撤往襄城的丘陵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