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2/4頁)

這些萬全的準備工作,也占用了李素三萬人,所以太湖正面戰場上他跟周瑜的兵力是幾乎相當的。

九萬人打九萬人,非常公平。

……

八月初四,一大早,周瑜如約把中江流入太湖的河口位置讓了出來。

在瞭望注意到李素的艦隊沿著中江往河口挺近時,周瑜就讓他的前哨艦隊注意保持距離,最後漸漸把控著節奏,退到距離河口十三四裏遠的位置。

李素的艦隊跟周瑜之間相隔了至少七八裏地遠,也就是地平線上遠眺剛剛能看到對面人頭露出地平線的距離。

在湖面上,因為小船上站人比站在平地上還高一些,所以根據地球曲率,大約十裏到十二裏外站的人還能看見一個頭(只有一個黑點,要視力很好的人),有經驗的水手瞭望手都懂得如何估算和保持雙方距離。

在漸漸後退的過程中,周瑜也嘗試過放慢後退的速度,但只要周瑜一放慢,對面的李素的艦隊也會放慢、似乎隨時做好了再退回到中江裏的姿態,非常警覺。

按照戰前約定,周瑜該一直退到離開河口二十裏遠的地方,李素會跟他相隔七八裏慢慢布好陣勢,也就是擁有一片半徑十二裏的扇形水域部署他的艦隊。

然後兩軍再跟春秋時那樣的騎士風範一樣,堂堂正正打一杖。

周瑜當然不甘心真的百分百執行君子約定,心中暗忖:“要是真的完全履約,按現在李素的警覺度,到時候他有從南到北寬二十裏、從東到西深十二裏、近似菱形的扇面來布陣。

這麽大的面積,容納下十萬水兵、大小船只上千條都很輕松,我想半渡而擊的可能性也就沒了。沒辦法,只好再稍微占點便宜做次小人,兵不厭詐嘛。提前個三到五裏路就讓艦隊返身殺回。

這樣我軍離河口最遠不超過十五裏,李素跟我們始終保持八裏遠,也就是他深入湖面也才七裏,七裏半徑的扇面,面積不過三十余裏見方,每一裏見方要積幾十條船,還要列陣,估計能趁到亂。

而且李素前面已經有一半兵力駛出河口了,他就是想退回去也來不及,會擁堵在河口的。這樣就逼得他得以先頭一小半兵馬迎戰我全軍,我九萬人先吃掉他三四萬人,他後續五六萬人再沖到湖面上,我再各個擊破。

現在風力對我們也很有利,李素的部隊駛入湖面前是一字長蛇陣,那麽大的逆風,他要變陣成扇面陣,需要的時間也比預期的多得多。”

如是顧慮之下,周瑜果斷選擇了稍稍占點小便宜、不完全信守諾言,在船隊撤離到離河口只有十五裏的時候,比原約定提前了五裏路,就返身殺回。

……

李素這邊的瞭望手很快發現了問題,情報最後是由跟著李素坐鎮中軍艦隊的周泰、匯報到李素面前的。

周泰轉達這個壞消息的時候,還有些忐忑,懊悔昨天不該聽從李司空的要求,讓司空親自突出到中軍最前部。以至於如今才三萬多人的艦隊駛入太湖,李素本人就已經跟著到了湖面上了。

“司空!周瑜的艦隊背信棄義!居然提前殺回來了!我們還有五萬多人、六百條船沒駛入湖面呢,前軍也沒列完船陣!要讓先鋒的太史將軍應戰麽?還是暫時設法收縮退讓?”

今天的前軍,只安排了兩萬人,由太史慈率領。中軍有五萬,但李素在這五萬人的第一萬船隊裏,所以第一個出來。

中軍將領方面,周泰跟李素是同船的,李素也知道水軍將領裏周泰打仗最穩,所以讓他指揮旗艦所在的核心護衛艦群。另外中軍還有黃忠,負責進攻追擊作戰,可以緊跟在太史慈身後擴大戰果。

後軍還有兩萬人,以趙雲為帥,不過也不光是水兵和戰船了,還有一部分的騎兵部隊,騎兵沿著中江兩岸巡邏,負責保護李素的後路。

如果敵軍崩潰之後有追擊的良機,那趙雲也可以水陸並進包抄——因為要考慮到周瑜戰敗之後,部分兩翼的水兵有可能棄船登岸,或者是船沉了之後指望走陸路撤回建業或者吳縣、會稽烏程。

趙雲的騎兵在戰局順利時,沿著太湖兩岸撒網包抄,也能抓到很多潰兵敗兵。

相比之下,對面的周瑜也算人才凋零,對應李素這邊太史慈、黃忠、周泰、趙雲的主要將領,分別是周瑜本人,外加韓當、於禁、陳武。

剩下的什麽賀齊、孫賁、孫河、宋謙、賈華都是雜魚而已。而孫翊、張承、淩統這些歷史上孫權陣營裏的官二代,如今還沒到出仕帶兵的年紀。

雖然要面對只靠三萬多人先扛住對面九萬人一段時間、給後軍慢慢從河裏開出來的時間,但李素心中卻是絲毫不慌,直接篤定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