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黃蓋被俘(第2/4頁)

就是做鬼,也不能做個糊塗鬼!不知道真相,死了也不甘心!

黃蓋抹了抹嘴角溢出的內傷嘔血,揮舞著古錠刀指揮坐船直撲周泰的旗艦,要看個分明。

他身上的魚鱗甲質量不錯,始終沒有被箭矢貫穿,但是因為被兩顆小碎石砸中了,高速飛迸的石頭如同小銅錘掄擊,把兩處甲葉打凹、綴連甲片的粗韌縫線也被拉扯崩斷。黃蓋的內傷嘔血,就是被這鈍擊的力量砸傷的,估計肋骨都有一根骨裂了。

終於,進入了接舷戰的距離,黃蓋架著撓鉤繩梯攀船而上,這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船舷觸手之處冰涼,竟然是包了鐵皮的!

而且在靠近後的火光照耀下,隨著金屬的反光,黃蓋這才看清楚,這些包了鐵皮的部分還故意很陰險地刷上了黃色的染漆,跟本身造船的木材顏色很相近!所以遠看根本看不出來。

此刻,黃蓋才想起,之前那幾天對方對虎林港水寨的佯攻過程中,哪怕一次都沒有讓五牙戰艦靠近過水寨,所以守軍根本也不知道這種兵器技術改良的存在。

畢竟,吳軍水兵有很多是在半年前的血戰中就見識過五牙戰艦的,那次在沙羨到赤壁的長江江面上,多少吳軍水兵目睹了自己的坐船被五牙戰艦的大拍杆砸沉、被千鈞巨斧撞角撞沉。

那種給他們留下了巨大心理陰影的兵器,有些什麽技術特點,水兵們怎麽可能印象不深刻。

可偏偏就是印象太深刻了,形成刻板印象了,敵人又一次升級優化之後,他們完全沒意識到。

……

漢軍五牙戰艦包鐵皮這個操作,毫無疑問就是李素的安排。

歷史上,鐵甲船的最初出現,其實就是為了防火。相比之下,防動能貫穿攻擊的要求,反而要低得多。因為無論是明朝時朝鮮的龜船還是曰本的鐵甲船,都只是包了一層一兩分厚的鐵皮。

鐵雖然比木頭堅韌,但這麽點厚度,如果拿幾寸甚至一尺厚的木頭來替代,等效結構強度肯定是比薄薄一層鐵要強的。而鐵皮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會被引燃了。

歷史上,織田信長圍困石山本願寺(後來的大阪城)達十年,前十年之所以圍不死那些僧兵的補給線,就是因為敵方的村上水軍擁有“焙烙玉”(一種投擲的陶罐火藥燃燒彈),把信長一方九鬼嘉隆的戰船都燒得鬼哭狼嚎。

九鬼嘉隆給戰船加了鐵皮之後,村上水軍的焙烙玉馬上就因為無法貫穿鐵皮後放火,被打得慘敗。

石山本願寺滅亡後,村上水軍慢慢吸取教訓,後來把“焙烙玉”和大炮結合起來,變成用大炮發射爆破燃燒彈,改良成“焙烙火矢”,才算是再次破了鐵甲船的防禦。

具體原理無非是用大炮發射的彈丸先把鐵皮外裝甲擊穿、燃燒彈射到船內部後再爆炸起火——可惜的是,如今才198年,連李素都沒制造大炮,李素的敵人哪來的大炮?他們目前用的燃燒彈,怕是這輩子都別想突破鐵甲船的防火層了。

基於對敵我水戰實力的分析,給主力戰艦包鐵皮這事兒,李素早就想做了,但半年前因為趕工來不及,所以只給了他的旗艦包了,那條八百噸的天下第一大艦。

只不過,李素這人比較穩健,所以在沙羨—赤壁之戰中,他的旗艦沒有上前拼殺,一直宅在後面,也就導致敵人完全沒意識到世上有這種技術的存在。

否則,那次李素哪怕讓他的座艦親冒矢石那麽一次,周瑜黃蓋怕是都不會被蒙在鼓裏。

另一方面,去年冬天那場大戰,李素來不及給戰船包鐵皮,但他依然允許主力艦出戰,這並不是他疏忽大意或者要求低,純粹是李素審時度勢、冷靜思考的結果。

李素當然知道周瑜黃蓋都擅長火攻,但當時他在上遊,周瑜在下遊,隆冬之際還沒有東南風,不是特殊年份、交戰日期由李素把控。

這種種因素,讓他知道,冬天那一戰,沒包鐵也沒問題。

但現在不一樣了,夏天,東南風,戰鬥日期和天氣很有可能由死守一方挑選。種種因素,包鐵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大提高了。

於是乎,在那三個月的準備期裏,漢軍又面臨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十幾艘五牙戰艦要參戰,全部再包鐵皮,施工似乎來不及,後方益州犍為郡那邊的鋼鐵廠產能也供不上來,沒那麽多韌性足夠塑形的熟鋼鐵可用。

畢竟,李素的旗艦建造規格太高了,簡直可以說是“奢侈品”,那是天下第一穩健名將的保命作,拿來量產推廣太浪費了。

於是乎,李素在籌備期間,又改了一個主意:反正,包鐵皮不是為了結構強度,只是為了防火攻,所以,船舷上層沒必要包了,船底都沒必要包,面積最大最花鐵的甲板也可以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