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最強大敵

關羽拔營的同時,對面的蔣義渠和文醜也發現了這個情況。

蔣義渠原本可以借著騎兵的機動力優勢,快速繞後到關羽側背足夠遠的地方,然後再重新往北渡過洛水截擊關羽後路的。但隨著關羽也開始後退、而且一邊後退還一邊嚴密防守洛水北岸,讓蔣義渠的迂回速度與效率大大降低了。

加上關羽軍中忽然放出的“關羽中箭,被蔣義渠的幽州突騎射傷”的消息,煙霧彈重重,蔣義渠愈發不敢自作主張冒進求戰。

他還得把前線遇到的情況、通知昨晚剛從虎牢關外的酸棗趕到文醜軍中的監軍審配,聽聽審配的意見,雖然兩部只相距二十幾裏地,但信使往返也需要延誤一些時間。

(注:袁紹經常派心腹的謀士擔任監軍,沮授是各軍的總監軍,另外顏良文醜這種帶幾萬人出征的部隊,也有臨時監軍。這次的監軍是審配,河北派謀士,跟顏良文醜合作多次了)

審配慎重思索了一下之後,建議蔣義渠加速繞後,甚至繞到靠近雒陽城東的時候,再北渡洛水阻擊關羽後路,這樣應該能拉開足夠的安全距離防止關羽耍詐。

一旦發現關羽軍戰力未損,也可以及時變招避戰。甚至可以考慮先分兵進雒陽城受降,接收雷薄的改編。

蔣義渠執行了審配的方案:既然關羽可能是示弱誘敵有詐,那就稍微再繞遠一點,應該就可以躲避關羽的詐了。

五月初九剩下的半天時間,就在這種運動戰中度過。

文醜為了拖延關羽的速度,偶爾派出輕兵正面騷擾、讓關羽必須結陣而退不能用行軍更快的長蛇陣。但關羽治軍嚴謹,把這些拖時間的騷擾都一一擊破,行軍速度也不得不放緩了一些。

傍晚申時,蔣義渠總算繞到比關羽更靠西二十裏的位置,都看到雒陽城東面的城墻了。

蔣義渠覺得已經拉開了足夠的距離,一方面分出一些人,大約三四千人,喊開城門放一些袁軍騎兵進城受降、控制住部分城門。

另一方面,他帶著剩下的一萬兩千騎兵,從雒陽東門外北渡洛水,宛城對關羽側翼的直接威脅。

洛水畢竟是黃河的重要支流,大部分河段有百余米、折五六十丈的寬度。在雒陽城東,更是有一段特別寬的,足有三百丈——不過別看這地方寬,也正是因為寬,所以水淺流緩,水量都平攤了。

蔣義渠的一萬多騎兵要在別的地方渡河,還得專門找船,到了雒陽城東這段寬而淺緩的河道時,就可以找淺灘讓馬匹徒涉而過了,淹不死。只是要走慢一些,小心謹慎。

蔣義渠乃至顏良文醜那些河北將領,原先也沒打到雒陽來過,他們對周邊的地理了解肯定更加流於理論,要靠同陣營的其他在雒陽做過官甚至帶過兵的前輩指點。

比如袁紹本人,加上淳於瓊,這倆人當年都是雒陽西園八校尉之一,對雒陽周邊的用兵地理就極為熟悉。但袁紹高高在上,大部分沒來過雒陽的河北將領戰前需要這方面的地理知識細節,只能請教淳於瓊。

蔣義渠決定在這兒渡河,也是理論結合實際的結果。開始渡河之後,他才意識到部隊過河的速度比預想的要更慢一些。

三百丈寬的河道要讓馬匹慢慢徒涉過去,沒半炷香的時間根本走不過。並行的馬匹數量多了,容易踩到旁邊不夠淺的淤灘陷下去。並行得少了,又沒有足夠的戰友馬匹分攤洛河水流的沖擊力。

一開始的嘗試階段,因為不熟悉水文,淹死沖走的騎兵和馬匹都有好幾十個。

蔣義渠這般緩緩渡河的時候,忽然就注意到東邊北岸有數千騎兵狂飆而來,而他的部隊正好處在會被“半渡而擊”的狀態下。

“關羽?他怎麽可能來得這麽快?他的軍中最多只有五六千匹馬,我軍跟他們都對峙兩天了,怎麽可能不知道?

剛才正午的時候他為了撤軍,馬隊還都分配去拉那種奇怪的大車,怎麽可能還有充足的馬力突然加速來襲擊我?而且這個騎兵行軍速度,怕是比前天他斬殺顏將軍那一戰時還快吧!這怎麽可能做到的!”

蔣義渠心中充滿了郁悶,還有一點絕望,他覺得自己留出的提前量裕量足夠大了,跟關羽至少有二十多裏距離,全軍渡個河肯定是應該來得及的。

關羽就是臨時變招,難道他集結部隊、構成戰鬥隊形,這些都不要時間的麽?怎麽可能做到那麽兵貴神速?

直到關羽的騎兵殺到近處,蔣義渠心中這個疑惑才解開——關羽引以為傲的胸甲騎兵,居然連鍛鋼胸甲都沒穿!其他那些會導致部隊過於沉重遲緩的裝備,也都有所省略,馬匹的皮質胸兜也沒裝備。

關羽這是臨時調整了自己的鐵騎兵的裝備,硬生生獲得了近似於輕騎兵的機動力、同時又繼續采用重騎兵的戰鬥戰術方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