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斬顏良,中箭

如今的關羽,論名聲,顯然不是另一個時空官渡之戰時的關羽可比的。

現在的關羽已經是名震天下的大將,擁有朝廷實授多年的前將軍官職,平四方亂賊的戰功累計了整整十年,從遼東殺到南中再殺到西涼。

如此履歷,顏良縱然要來增援雷薄,也是斷然不敢輕視關羽的。所以,那種遇敵則先的鬥將很難發生,更不會因為輕視而給對方偷襲的機會。

剛才那番罵陣中的囂張言論,只是為了做實“對方陣營才是破壞討逆聯軍外交關系的過錯方”這個口實罷了,跟實際應戰態度完全沒有關聯。

這種場景,就好比一款老遊戲《太閣立志傳5》裏設定的那樣:

如果玩家扮演的角色名聲值太高,卻想去某個忍之裏當忍者。忍之裏的話事人就會婉拒:你名聲太響亮了,不適合我們這行的工作!

像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鮮明,還偷什麽襲?

關羽率領本部騎兵發起沖鋒的那一瞬間,顏良已經高度戒備,全神貫注指揮應對。

……

顏良在明明知道關羽威名功績都在他之上的情況下,依然敢於挑戰,當然不是沒有倚仗的,否則豈不成了蠢貨。

顏良的倚仗,就是袁紹軍的兵多將廣:這一次,在虎牢關外,顏良文醜統帥的袁紹軍,足有八萬之眾,在袁紹的三路討伐軍中,規模也是排在靠前的。

而關羽只有三萬人,除去留在清水河口與小平津的留守人員,機動兵力只有兩萬五。顏良文醜這才有信心迎擊。

同時因為袁紹軍可以平原行軍,不用像關羽那樣考慮“走黃河水路、穿過崤山和中條山運輸戰馬”的不便,所以袁紹軍的騎兵比例比較高。這八萬大軍當中,足足配了兩萬人的騎兵。

當然,並不都是重騎兵,畢竟袁紹軍這些年來工業生產力並沒有多大改進,河北四州加起來,每年的鋼鐵產量也就不到五百噸。所以這兩萬人只能是保證全員配備雙側金屬馬鐙和馬蹄鐵,擁有鐵甲的重騎兵不過三四千之數,以劄甲為主,軍官穿魚鱗甲。

這一點跟關羽這邊五千騎兵人人至少有一面鐵胸甲是完全不能比的。

另外,因為顏良文醜得到雷薄的急報,怕關羽在雒陽城下受挫後,明知自己無力攻城,就轉去函谷或者伊闕,萬一給關羽人品爆發打通其中任何一處關隘、把劉備陣營的其他主力放進洛陽盆地,那就糟糕了。

所以顏良來得比較急,他從虎牢關出發的時候就跟文醜分工了,顏良帶著兩萬騎兵先行趕路咬住關羽、防止關羽轉移。文醜帶著步兵主力跑得慢,大約會落後三五十裏路程。

如果剛才關羽選擇兩萬五千人全部結陣死守,顏良也就不反擊了,纏住關羽等後軍來會師就行。

他知道關羽用車陣遠程火力嚴防死守破騎的威名,也在麹義那兒見識過跟關羽類似的破騎戰術。在關羽有車結陣、左右還有洛水和黃河阻擋無法迂回繞後的情況下,騎兵優勢並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但關羽顯然也預判了顏良的預判,為了逼顏良出戰,他用自己僅有的五千騎兵主動對兩萬騎發起沖鋒,讓顏良覺得有機可乘,不再放風箏等後軍。

戰場上不能總是想著要己方做好萬全準備、再等敵人撞上來的。因為你萬全了,敵人就不敢撞了。

所有有備而來的野戰,都是發生在雙方都覺得有機會的情況下的,否則就只有遭遇戰、偷襲戰或者攻堅戰了。

顏良果然貪了。

……

一切的戰陣隨機應變算計,在兩軍騎兵先鋒對沖交手的那一瞬間,都不再是重點。

後面看的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關羽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己方全員鐵甲,而且胸甲還是整塊的鍛鋼板甲。

只要不是被全速對沖的騎槍紮正了捅下馬、肋斷臟碎,或者是被重錘鐵杖擊打,其他對軀幹正面的攻擊幾乎可以完全無視。

不過,關羽的騎兵始終不如馬超的嫡系部隊那樣,擅長使用超長的騎槍,他們也沒有配備背後交叉插兩根備用的消耗品式超長槍的習慣。

那種戰術需要多年的訓練磨合,對陣型要求也高,不是積年的西涼老兵是練不出來的。

但顏良的騎兵同樣是冀州騎兵、幽州騎兵為主,重騎多是冀州人,輕騎以幽州為主,也不是使用長槍見長的,所以關羽軍的騎槍依然有優勢。

一丈六尺的槍杆,四棱的灌鋼鍛造錐槍頭非常紮實,高速對撞破甲依然很難折斷。關東諸侯造鐵甲的煉鋼工藝依然停留在百煉法和炒鋼法,跟灌鋼工藝還是有質量差距的。

“噗嗤噗嗤——”的錐槍破甲入肉之聲,慘烈的嗥叫悲嘶,令人牙酸的斬馬劍、環首刀鋒刃與鐵甲皮甲摩擦劃割的聲音,在雙方撞在一起的瞬間連綿爆發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