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王睿張咨殷鑒不遠

自二月十四從巴丘出兵後,李素與趙雲兵分兩路,緩緩北上。李素親率的西路軍路程近二百多裏,自然行程也快。

四天三夜之後,二月十七傍晚,已經抵達了長江上遊四百裏外的江津港,即將轉入夏水航道——從江津港再往西北二十裏,就是南郡郡治江陵城了。

高順之前從益州帶來的部隊,也是提前順江東下駐紮在夷陵,約好了日期到這江津口會合。這也是省得川兵多跑一趟江陵到巴丘的回頭路了。

隨著江陵城越來越近,負責這支部隊陸戰指揮的高順,也有些擔憂摩擦。他這人平時比較沉默寡言,上司給任務他就執行,何況李素向來以遠見卓識著稱,高順也從沒懷疑過。

直到此刻,他才問了一個問題:“右將軍,我軍此番兵分兩路,究竟有什麽好處呢?既然都是要到竟陵集結,然後再合兵北上,走一路也一樣吧?莫非是為了把江陵和江夏兩處的航道都徹底摸清、再演練一番行軍路線,便於將來……我們的行跡,太容易讓劉表生疑了。”

這番話出行的時候不說,現在私下裏才說,也是怕公開揭穿了李素的想法。

高順以為,劉表的地盤如今就南郡江夏襄陽三個郡,李素把從江陵到襄陽和江夏到襄陽的路線全試過了,怎麽看怎麽像是在排練對劉表下毒手。劉表要是派兵“護航”,禮送出境,也不能怪劉表警覺了,誰都會這麽幹。

前方的江陵城,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派兵在岸邊“護送”了。

對於高順的疑惑,李素卻有了更細膩而合理的解答:“不要多想,我是覺得咱離宛、雒太遠,消息未必靈通,都知道袁術之女受害了,要是我們去得晚,說不定袁術已經起兵釀成大禍。

走江陵,自然是為了搶時間,比東路軍早到三天也好。但江津—漢津之間的夏水水位太淺,過不了大船,萬一袁術軍到時候為了阻擋南軍北伐,猝然對劉表在漢北的據點新野、樊城下毒手,然後繳獲大船以逸待勞阻擊我軍。

我軍全部走江陵—夏水航道北上,帶不了樓船的話,豈不是會水戰不利?所以,才讓子龍和興霸帶著大船緩緩而行,彌補一招後手短板。”

原來,李素這西路的三萬人,有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船普遍比較小,最大的不過支持兩三百人作戰的艨艟和五百人的鬥艦,吃水深度只有半丈左右。

誰讓李素不確定夏水和夏澤的通過能力呢,只能是留點余量,也算是為劉備軍第一次通過夏水夏澤積累航行經驗,一路上可以讓水手們測量水深、測繪航道,看看下次最大能過哪種船。

漢末的造船能力,只是造適航的海船比較小,如前所述目前糜竺和曹操的海船最大也就八丈多長。但內河作戰用的樓船,其實噸位可以比海船大很多。

只是樓船普遍靠把結構做得比較方正、長寬比較小,以此來滿足結構強度要求。這樣的代價就是船開得比較慢,到了大浪的環境很容易傾覆。

如今主要的內河戰船從小到大有走舸、艨艟、鬥艦和樓船,這一點玩過《三國志》遊戲的基本上都知道。

走舸就是沒有船艙的敞開哨船,沒什麽好說的,一船只有幾十個人。艨艟是中型沖鋒近戰船,有一層船艙,但是沒有女墻,滿載排水量大約四五十噸,船上最多擠兩三百人。

(注:這是作戰狀態下臨時擠上這麽多人,不是行軍狀態住兩百人,當時的水戰都是打仗當天才上船,因為沒地方給那麽多人睡覺,下同。所有水軍長途行軍時,都需要數倍數量的運輸船,或者是夜裏要睡覺的時候上岸紮營)

鬥艦可以有五六百人,比艨艟寬一些,有船艙,也有舷側的硬木板女墻垛堞。噸位在七八十噸,一般長六丈寬兩丈吃水半丈。

樓船不但有女墻垛堞,還有多層樓的船艙,每一層開舷窗射擊孔。載八百人起,最大能到兩千人,噸位也從一百多噸到三四百噸。小的樓船長八丈寬兩丈半吃水六尺。最大的樓船能到長十二丈寬四丈吃水八尺。

在目前劉備軍還沒有暴露出劃時代的內河水戰船型的狀態下,長江上的水軍作戰自然是船越大的一方越有優勢,所以趙雲那一路帶著樓船的援軍,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李素可不想遇到袁術發狂占據新野後派出樓船截斷漢水、自己卻只能用艨艟沖殺樓船陣,那也太吃虧了。海軍是一種船好就有絕對優勢的兵種,不像陸戰還能唯意志論。

李素跟高順解釋分析的這些道理,也不是白費。

一方面是讓高順這個幾乎沒有打過水戰的北方將領,理解江漢之間的水陸作戰邏輯。

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因為江陵的荊州軍,很快會對李素的行軍做出反應。李素用來點撥高順的那些話,正好可以直接拿來進行外交扯皮——所以高順相當於是扮演了一下劉琦或者劉磐的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