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專家解讀”(第2/2頁)

九品官人法之後,這種“武力鬧事型”才能就沒用了,大家開始拼“道德名望”和錢,少了個統計維度。

(注:上一章有些書友還說九品中正制以德否才的問題,這個必須澄清,這並非中正制開始才有的新問題。察舉制下本來就有孝廉科,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科,那不就是在考道德麽。

在以道德作秀舞弊這點上,中正制沒有比察舉更壞,只是持平。察舉是否敗壞,關鍵要看察舉什麽科目。科目選得好察舉制還是很有前途的。)

……

劉備對於人事政治的制度設計,原本倒是沒想那麽多,他只是個人用人眼光很不錯、看人很準很毒辣。

聽李素這麽一番剖析,他才意識到:袁紹那一套,一來確實可以吸引天下世家大族的人心,二來短時間內也確實看不出太多弊病。但最麻煩的就是從長期來看,會加速“門閥兼並”。

長遠來看,幾百家郡縣級豪強,兼並成幾十家全國性世家,看似為害的門閥數量變少了,烈度卻變強了。

劉備當然不能學這種東西了,劉備是已經看到了光武帝劉秀以來,短短一百六十年,東漢就崩壞成什麽樣了。要是再加速和平年代的自然洗牌兼並,他就算得了天下,將來能長治久安多少時間?

劉秀維持一百六十年,他這麽慘烈殺伐了一通,要是連一百六十年都不到,豈不是笑話。

絕對不能飲鴆止渴!

相比之下,對於袁紹為什麽非要采納九品官人法,劉備被李素一解釋,也有了新的認識:

陳群這套制度,還有一點為袁紹量身定做的地方:那就是九品官人法會降低“選官地方保護”,降低袁紹內部的傾軋和外地人的不滿。

原本舉誰不舉誰州牧郡守拍板說了算,但袁紹的治所在冀州鄴城,冀州派肯定會越來越膨脹。

現在每個州郡本地官員都說了不算了,各州公推一批中正官,每個中正官負責哪個州的選才,是隨機的,跟他原本的籍貫、履歷不相關。

那樣就可能出現“外州派系的中正官,來審核冀州的人才”的交叉現象,給了外地人一個使絆子拖後腿、不讓冀州籍官員膨脹過快的機會。

而之前在阻止租庸調輸法改革的時候,交通便利、靠近中樞的冀州系已經占了便宜了。在九品官人法上,所有世家大族都占便宜、但讓外州的世家大族比冀州世家大族相對多占一點點便宜,剛好玩平衡。

“袁紹為了平衡他下屬各派的怨氣,也是讓步不小啊。可惜這樣妥協來的忠心,又有幾分真呢?因為袁紹這樣討好就跟著袁紹幹的,等到他失勢的時候,也未必會死心塌地。孤不學他!”劉備徹底梳理清楚之後,如是對李素表態。

李素也連忙給劉備畫餅:“其實,臣心中這幾年也有思索過如何制定一套可以依法而為、不用期待明君賢相也能同行的選才之法,是在察舉制基礎上,通過改革科目、改革考核方式得來的,目前還沒想明白。

陳群的這個建議,雖然不能用,卻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給了我不少啟發。臣下次再回到長安,如果環境時機合適,願意把完善後的想法請大王指教。”

劉備點點頭:“這事兒,我暫時就當沒聽到,也不問公達元常的應對之策了,等你回來再一起討論吧。”

李素領命告辭。

……

第二天,一場簡短的踐行宴後,劉備親自送李素出長安城西門,李素才帶著親隨、部分家眷(蔡琰剛坐完月子,繼續留在長安帶孩子)、護衛部隊,去往郿縣,然後走褒斜道到漢中。

漢中的吳懿已經在漢水上遊準備了充足的船隊,可以運走李素一行全部人馬,還裝運了李素的隨軍人馬足夠吃一個月的補給物資——從漢水源頭到漢水匯入長江,全程其實也就七八天的航程,因為秦嶺之中地勢陡峭水流湍急,船開得非常快。

十一月底,李素已經抵達長沙郡,巴丘守將甘寧親自帶人提前到夏口接應。

李素抵達長沙後沒多久,臘月的一天,雒陽城裏就發生了一起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