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什麽都略懂

結束了“劉家峽工業區”的視察後,李素一行在徐庶的引路下,一路春風得意走馬觀花進了蘭州城。

從劉家峽下遊到蘭州城,其實整整有六十裏路,不過李素一行走起來卻不覺得慢。因為一多半的河岸兩邊都被規劃了水車,未來至少能綿延三四十裏。

最後二十裏的城外河谷,原本是去年水攻韓遂的戰場,現在也被規劃成了工地,將來會再這兒建設幾座通商集散的港口碼頭,還有很多織棉布的工坊,以及其他不需要水能的行業的手工工坊。

總而言之,蘭州城上遊六十裏,未來就是一片綿延不斷的工業區,只不過現在投資規模還很小,很多地皮只是規劃了預留著,並沒有足夠的官營作坊或者民間富商投資。

另外為了盡量少占低窪平整河谷的耕地,規劃的時候也是工農間雜,盡量把相對高處、幹燥灌溉不便,也不夠平整的小丘拿來建工場,能種地的暫時還是拿來種地。

畢竟還是農業社會,西涼也不富庶,外地千裏運糧過來很困難,糧食必須自給自足。

諸葛亮跟著看了一路,最後感慨:“官府和富商的投入還是太慢了,這麽好的條件,水利都在死命修了,不盡快充分利用起來多可惜?

真想給二姐寫封信,讓她親自來這蘭州,開個幾千台織機的大棉布作坊,益州那點生意反正也是守成吃老本,交給府上的管事就行了,過兩年等三弟也稍微懂點事了,也能幫著看看賬。”

諸葛亮有此言,顯然是見慣了超級富商們打造的大世面,知道當年的“益州速度”搞產業建設有多快。在他眼裏,關羽在涼州這兒搞得那麽慢,關鍵還是一個問題:錢沒到位。

官府投入不多,是因為官府看不出在這兒大搞建設投入過多,會對未來的天下爭霸有多少好處,回本太慢。但民間既然有那麽多遊資閑錢,又有看得出獲利趨勢的明眼商人,這時候就該逐利進場。

李素聞言,心中暗忖: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或許將來這些家族會成為大漢朝的產業資本寡頭財閥,但眼下也顧不得了。

財閥不一定都是壞的,要是能加快國民產業建設,而且國家需要向邊緣地區那些政治賬算不過來的地區擴張影響力,財閥就財閥吧。

李素身邊那些女眷,雖然不懂這方面的事兒,但看著她們印象中該是苦寒好吃懶做的西涼百姓,居然也能活得那麽積極,在官府的組織下幹活幹得熱火朝天,也是心中頗為感慨。哪怕原本有點出世厭世傾向的,生活態度都積極了些。

進了蘭州城後,李素也沒見關羽來迎接他,畢竟兩人身份相近,關羽可能也是確實忙。李素直入州牧府衙,關羽得了通報,才到門口相迎。至於諸葛亮等人,就交給關羽的其他幕僚隨便接待了——

主要是關羽自從北伐關中勝利後,就被劉備委任為涼州牧,是劉備陣營最早封州牧的。哪怕當時西涼還沒光復,關羽也先駐紮天水郡籌備西征,所以後來諸葛亮的兩次高光時刻,關羽並沒有親眼見證。

他對諸葛亮最新成長進度的理解,比張飛還滯後,還停留在“諸葛亮不過是個工巧算學方面非常厲害的偏才”。

李素一時也沒注意這些細節,他直接跟關羽談笑風生地問:莫不是又有軍務緊急?

關羽也不多客套,撫髯嘆笑:“確實忙,涼州新定各郡,都要勸農教導百姓種棉。還有一些去年未曾徹底平定的地區,要稍稍用兵威懾。幸好勸農的事兒有國子尼奔走,我這邊稍稍清閑些。

這不,最近又在計算錢糧,看看去年各郡的秋收,吃到今年夏糧下來之後還能有多少盈余。我們也是量入為出,把余糧籌為軍糧,好讓伯起、子均用兵多收服一些氐人、羌人、南匈奴部落。這樣的話,說不定這些部落今年春耕也能趕上都種棉花,甚至林邑稻。”

去年的涼州之戰,只是把幾個首惡大勢力端掉了,但西涼的官府統治並沒有徹底建立起來,還有很多部落是不造反也不歸朝廷管的自生自滅狀態。還有些部落甚至比去年更壯大了——因為他們填補了被端掉的大勢力留出的權力真空。

這種情況,動兵肯定也要動,但不能一味靠武力。而要剿撫並用,一拉一打,培植肯聽命於朝廷的代理人部落,把蠻夷漸漸歸化成熟漢。

關羽這個涼州牧,應該就是在忙這些。

按理來說,李素今年來,只是帶著諸葛亮看看涼州的種田大業,看看棉花產業發展如何能不能改良,這些動兵的事情不用李素操心。

不過,既然遇到了,李素也不介意給諸葛亮一些思考的機會,就當是高中生的社會實踐了。他這才想起諸葛亮剛才被領到旁邊喝茶吃水果了,連忙讓徐庶把諸葛亮叫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