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

“不用拘禮,孤就是隨便來看看,你們繼續。”

走在蒸燒酒的作坊裏,看到周圍的工匠一個個停下手頭的活兒過來行禮,劉備倒也灑脫,吩咐大家繼續幹,他就是來視察燒酒的日常的。

因為蒸餾器密封不夠嚴實的關系,空氣中還是會彌漫著逸散出來的酒精和其他酯類芳香,讓第一次來這種場合的人新奇而又不適應。

純酒精的氣味只是微微刺激,並不會讓人覺得很香。白酒香味的主要部分並不是靠酒精提供的,而是各種復雜的伴生酯類。

工匠們恢復日常工作的狀態後,劉備就在李素的指引下,走到一口超級大的雙重密封鐵蒸釜前面,仔細觀察。

工坊裏有好多口這樣的大釜,之所以選這口視察,是因為李素問過匠人的排班,這一鍋馬上就要蒸好了,不用耽誤大王傻站著看很久。

“這個好像就是大了不少,跟尋常蒸菜的大釜也沒什麽不一樣,就是封得嚴實了點,裏面應該就是放了一口汽鍋吧?”劉備圍著蒸釜轉了幾圈,如此點評。

李素指著大釜解釋:“不一樣,裏面沒有汽鍋了,平時蒸汽鍋雞的汽鍋,等於是做成了這口大釜的雙重底內膽,除了中間那個煙囪,蒸汽沒有其他渠道蒸騰到鍋蓋上。

所以鍋蓋上要經常換涼濕布,就是降低鍋蓋的溫度,讓鍋蓋內側面掛著的酒蒸汽盡快冷凝掉下去,落在上面這層鍋膽上。”

劉備看了看,最後對鍋蓋上的幾個類似氣球的玩意兒表示好奇:“那這幾個像牛肚皮囊的東西是幹什麽的?還一鼓一縮的。”

李素:“這是儲存受熱後膨脹過度的空氣的,平時蒸汽鍋雞,鍋蓋沿是不密封的,有蒸汽跑出來。但是這次必須盡量密封,因為跑出來的蒸汽有很多是酒蒸汽,跑了就浪費了。

而徹底堵死不讓膨脹氣漏出來的話,又會氣壓太高炸鍋,所以鍋蓋上接幾個牛肚做的大氣囊,把膨脹部分脹到牛肚裏存起來。這樣等酒冷凝之後、氣體體積縮小了,這些牛肚還能被反吸到鍋蓋裏,反向膨脹。免得鐵鍋蓋被氣壓擠扁。

如果氣還不夠的話,鍋蓋上有個閥可以拉開,往裏吸風,但只有涼透了確保鍋內蒸汽沒有酒氣了才能這麽幹,免得浪費。反正就是只需進氣不許出氣。”

劉備聽得似懂非懂,但隨著眼前這鍋酒蒸好了、柴火全部撤去,鍋蓋上又淋了涼水。劉備眼看著鍋蓋上儲存膨脹熱氣的牛肚漸漸癟了下去,最後甚至還倒吸回鍋蓋裏面,也就信了。

這還真是算計得毫無漏洞,絲絲入扣啊。

“伯雅真是什麽都懂,這都能算計清楚。”劉備忍不住拍了拍李素的肩膀。

李素也是慚愧推辭:“哪有,絕知此事要躬行嘛,那都是格物致知一點點試出來的。上個月就是為求不浪費酒蒸汽,我要求他們把鍋蓋縫堵死、堵得跟自貢縣那邊的煮鹽火氣井竹輸氣管一樣緊,當時還沒這些牛肚皮囊調節氣壓呢,結果直接炸了兩口鍋。

後來是我分析了,說是氣壓的問題,阿亮鼓搗了一下,額外設計了鍋蓋上的牛肚。誰能一開始就想到呢,都是試出來的。”

反正李素在物理層面就是個嘴強王者,說道理他都是懂的,但讓他用紙面物理知識結合漢末的實際簡陋工藝條件做東西,打死他也做不出來。

前世他印象裏的蒸餾器,怎麽也該是“兩頭都可以透氣,在蒸汽經過出氣口之前就要被充分降溫冷凝的‘動態平衡蒸餾器’”,哪有直接堵死的?

而之所以穿越者自行設計的蒸餾器都是那樣,當然是因為穿越者都知道敬畏大氣壓強的威力,知道徹底堵死會爆炸或者壓癟的。

面前這種從汽鍋雞轉型而來的怪胎,一看就是諸葛亮那種物理學了半吊子,對基本原理稍有了解,但又不知道什麽是“大氣壓”的人,才初生牛犢搞出來的。

結果順著這條歪了的科技樹強點,才有了這種“鐵鍋蓋上接滿牛肚”的怪胎,完全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還別說,自從上個月研發完了這款“最小可用版本”的蒸酒釜之後,諸葛亮也顧不得繼續改良優化、技術叠代,就很滿足地宅回實驗室裏,開始鼓搗他的“大氣壓實驗”了。

就在劉備來之前五天,諸葛亮設計了一個很搞笑的實驗,他用兩個圓弧形的大鐵鍋蓋、中間放上一點水、架在火上猛烤讓蒸汽噴出來。

等最熱蒸汽膨脹噴得差不多之後,諸葛亮在中間接口處用生漆和明膠封死(自貢的天然氣井就是用這個密封的),然後再等溫度冷卻下來,裏面剩下那點蒸汽冷凝收縮。

結果第一次,因為鐵鍋蓋太薄,冷了後直接凹陷進去擠扁了。第二次諸葛亮就換了口厚實的鐵鍋,重新搞,這次沒癟下去,然後他就用了牛馬拉鐵鍋,用到每邊六匹馬的時候才把兩口鐵鍋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