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劉君朗死戰綿竹(第2/3頁)

“來得好!”張飛大喜,挺槍應戰,他沒想到吳匡這一頓罵還罵得敵軍不得不應下單挑,實在是太爽了。

“喝啊!”張飛交馬一合,一聲暴吼,直接把敵將挑在蛇矛的叉刃之上,叉刃透背而出後,張飛把矛杆擰轉九十度。

就像鑰匙插進鎖孔後轉小半圈,以免鑰匙後拔時從鎖孔裏再掉出來。這樣才好把敵屍淩空掄起,像大旗一樣甩上兩下,再把蛇矛叉刃轉回鎖孔角度,把屍體甩飛出去。

甩飛之後,張飛才像是想起了一個問題,轉向第二個對手:“剛才來將何人!你連他的名一並通了吧!唉,對不住了,你說太慢了,算了不問了。”

只能怪張飛肌肉記憶還在大腦語言中樞之前,他雖然想起問第二個敵將那兩人叫啥,但手臂已經熟極而流地又捅出去了,結果就是沒來得及聽對方開口又秒了。

第三名龍套敵將倒是一開始就智商比較高,選擇了直奔出陣喊話的吳匡而去。吳匡看起來已經四五十歲年紀,應該武藝低微,比張飛好對付多了。

吳匡身邊倒是站著一個護衛,但那護衛看起來鎧甲就不華麗,穿的是普通曲軍侯以下級別基層軍官的劄甲而非鱗甲,連頭盔都是一團鑄鐵,沒有盔頂尖刺和盔纓,也就不必在意。

可惜,沖到離吳匡還有十幾步時,那個盔甲樸素的護衛軍官就迎了上來,勢大力沉幹凈利落交戰了五六個會合,那劉焉軍龍套戰將就被一槍刺死。

只能怪他欺負高順鎧甲沒有裝飾,以為高順是魚腩,自然要付出代價。

隨著劉焉軍三個武將被斬,雙方的步軍主力也已經沖到了一觸即發的距離。

劉焉軍因為沉不住氣,處在更主動沖鋒的狀態下,臨陣三矢方面自然也要吃點虧。步弓手只能在沖陣過程中,有一到兩輪的拋射放箭機會,而弩則是完全沒條件使用的。

相比之下,漢軍士卒人人都是久經戰火,面對敵軍蜂擁而上並沒有失色,也沒有因為三萬打九萬而害怕。弩陣的三波箭雨,也都是嚴格按照節奏釋放,絕對沒有因為緊張提前放箭,而在有效射程之外就浪費的情況。

劉備軍弓弩一貫不少,吳匡離京時有帶來過兩千張蹶張強弩,今天全部被排到了軍陣的第一線,而且是放完三輪後就可以井然有序從陣列的甬道空隙之間後退的,一切井然有序。

“嗡——”一陣拖著長音回響的弩弦震蕩,整齊劃一,數千支強弩勁箭以低平的彈道平射而出。

平射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實現線殺傷而非點殺傷。拋射箭矢一旦在落點處沒有敵人,那就白射了,而平射箭矢就算沒有射中第一排的敵人,只要後續彈道軌跡上還有別的敵人,一樣不會浪費。但這種射法如果沒有力量足夠強勁的強弩,是很難實現的。

“噗嗤——噗嗤——”鋒鏑入肉與淒厲慘嗥之聲交織,居然每一輪都有數百人中箭,劉焉軍還沒沖到面前,幾波強弩下來已經有累計兩千人中箭倒地!

沖鋒的勢頭頓時衰減,一開始盲從亂沖、不經過大腦的血氣之勇,也冷卻了下來。

而人一旦從無意識狂熱中冷卻,恐懼很快就會隨之而來。

漢軍卻有條不紊地射完最後一波箭雨後,趁著敵軍距離前排還有二三十步,也發起了反沖,不能在沖擊力上落於下風。

如此一來,劉焉軍從兩百多步外就開始助跑,到了最後相撞的那一刻,居然沖擊力和速度優勢還不如剛剛助跑的漢軍。

“快!快投入後軍!前軍好不容易沖上去的!纏住劉備!左右兩翼繼續展開!”劉焉坐在放了軟墊的指揮戰車上,見狀連忙親自指揮投入預備隊。

畢竟劉備有精良得多的弩陣,有京師武庫帶出來的好裝備,劉焉軍每一次要與敵人進入肉搏,都要付出不小代價。

打先鋒的東州兵到地兩千余人,才換來這個全面混戰的局面,當然不能讓前軍潰敗了,得立刻增兵維持住士氣。

劉焉軍兵多,最大的優勢就是黏住正面之後兩翼可以展開得更遠,如果最終能對漢軍實現三面包夾,那就還有得打。

可惜,劉備並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張飛如同一塊中流砥柱,狠狠扛住正面巋然不動的同時,劉備坐鎮後軍居高觀望,看到了劉焉的預備隊動向後,立刻就吩咐趙雲出擊,把劉焉軍兩翼迂回的部隊從薄弱處切斷。

沒有騎兵,還想繞後?就算人多又如何!

劉焉中軍是龐羲督戰,帶的是東州兵主力。左右兩翼分別是剛剛提拔起來的鄭度和黃權督戰,帶的兵也是益州兵。這些人本就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要倉促之間確保戰術機動到位,難度可想而知。

劉焉也是知道益州兵相對不能打硬仗,所以不敢讓他們沖中軍正面,唯恐一開始就被嚴陣以待的漢軍弩陣射崩潰,那樣的話一旦返身逃跑,會把後軍也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