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

七月十五,襄平城下。

戰局的氛圍,依然到達了肅殺的定點。

因為整個遼東四郡全境,除了個別還落在高句麗人手中的邊遠小縣之外,其余都被劉備麾下的漢軍掃平、並初步控制了起來,只有眼前這座張純最後的據點、郡治所在的襄平縣了。

不過,襄平既然能成為遼東第一大城,防禦也還是挺堅固的。

高達四丈(9米4)的夯土城墻;女墻垛堞、城樓箭樓齊備的防禦設施;以及引遼河之水形成的護城河,無不訴說著它的易守難攻。

三天前,漢軍剛剛施工築堰、截斷了護城河與遼河之間的連通水道,讓護城河水變成了死水。

今日,漢軍又在劉備的親自督戰下,發動了第一次以壕橋車、木驢盾車填平護城河的作業。並且派出了六千弓箭手,對著西門和南門同時壓制,掩護作業的友軍。

(注:東門和北門外是遼河,所以沒法從那兩個方向進攻)

一天灰頭土臉的試探性進攻下來,漢軍折損百余人,射死的叛軍弓箭手估計只有幾十個,但好歹是填出了幾個大大小小的缺口。

畢竟面對城頭叛軍居高臨下的射擊,哪怕漢軍弓箭手人數多幾倍、防禦的護盾也立得不少,交換比也依然是吃虧的。

實打實的攻城戰嘛,必須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

一天督戰之後,劉備面無表情地回到營中,拿起一大瓢涼水就噸噸噸喝下去,抹抹嘴:“伯雅對於戰局有何看法?”

時間已經是七月,李素也是熱得不行,所以揮起了羽扇:“唯有力戰而已,如今已經沒有用計的余地。好在,張純的人馬被我們團團圍困在城內,也無法騷擾我軍控制其他諸縣。所以下個月遼河流域各縣的秋收工作和稅賦征收,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部分躲避戰亂逃荒比較嚴重的縣,兄也可宣示朝廷仁德,免除今年一年的稅賦。反正朝廷也不知道我們何時收復的,今年州裏和朝廷也不會要任何稅賦上繳。此恩當出於兄之名義,使百姓感恩、同心同德。”

搶在秋收之前收復了領土,就有了大義名分。對於個別征稅難度大、得罪了人也收不上來多少錢糧的地方,劉備可以給與減免,但這個減免的恩情一定要讓人記清楚了,是劉府君的大恩大德。

劉備聞言也是哂然一笑:“伯雅這話說得,戰事尚未克竟全功,倒先拿安民撫民的好處安慰於我。”

李素放下羽扇,正色道:“這才是正道,只要遼東全境都被我們控制,張純遲早要死,今年秋收的糧食他一粒都收不到,他就算守得再久也得遲早餓死。

我軍雖然不可能真等他那麽久耗下去,但這個攻心的道理不能不說明白。甚至還應該把我軍傳檄而定各縣、征糧納稅秩序儼然等利好消息,以鳴鏑箭書射入城內。讓守城士兵百姓明白這裏面的道理,知道跟著張純遲早是死。

這樣不但可以打擊守城軍隊的士氣,還能勸誘城內世家大族反正,或者是誘導張純出於不安而亂殺城中豪強世族——兄起兵至今,還未遇到地方世家之抵抗,這主要是得益於張舉、張純剽掠甚急,豪強被洗劫者甚多。

但換言之,張舉張純如此行事,其實也是幫我們控制地方掃清了一些障礙、把惡人給做了。

尤其這遼東郡,之前昌黎等處都是小地方,沒什麽知名的、勢力遍及全郡的豪門,偶爾有,也為了躲避戰亂而提前主動遷到襄平,或者被張純強行劫持到襄平。現在咱面對這最後一座孤城,不如多想想怎麽借刀殺人……”

“朝廷以仁義牧民,怎可行此借刀殺人之計!豪強世家縱然屯糧隱戶,終究是歷代積蓄,並非全部巧取豪奪,罪不至死。充其量只能對那些害民豪強依法而辦,怎能不分是非假手反賊!”劉備忍不住出言打斷。

李素一愣。

劉備反應這麽激烈,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轉念一想,倒也可以理解——天下大亂還不久,劉備還沒見識過朝廷威望徹底崩潰後,地方世家勢力是如何對抗諸侯的動員的,所以對於世家勢力的仇恨與敵對,也不能跟歷史上十年二十年之後的劉備相比。

雖然豪強自私自利和隱匿戶口兼並土地是至少持續了近百年的老問題了,但靈帝駕崩前,面對朝廷的動員,豪強世家還是表現得大是大非上挺忠誠的。

朝廷允許各地自建武裝討伐黃巾、反擊張舉張純區星,世家豪強也都出兵討伐了,討完後雖然他們的私人武裝也強大了起來,但好歹名義上都是忠漢的。

如今的劉備,對於這種“有私心,但名義上忠漢”的世家實力,還沒到要徹底消滅的態度。

而李素之所以覺得“領地上那些能反抗諸侯的世家勢力要盡可能壓制”,完全是因為他基於對歷史的認知。他知道歷史上劉備入蜀後蜀地望族的陽奉陰違、也深諳孫權被江東四閥顧陸朱張掣肘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