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踢到鐵板了

李素也有想過:為什麽他對付張純的“上策”,明明跟司馬懿對付公孫淵時的一模一樣,張純卻沒有中計呢?難道是張純的智力值比公孫淵高嗎?

後來他琢磨了半天,終於得到了一個自圓其說的解釋:或許是因為公孫淵的退路比張純更多,也就更猶豫不決吧。

後世魏滅燕的時候,燕名義上只是藩國,從未表達過要推翻魏的謀反之意,最多只有割據之心,公孫淵隨時還是有機會投降的。投了無非喪失權力,但好歹能保住性命,所以公孫淵在決策時經常搖擺。

而二張政權已經沒有回旋的余地。張舉是稱帝了的,還明確喊出要代漢取天下的口號。所以漢朝在剿滅二張時,其他脅從的胡人部落都有可能赦免反正,唯有二張是必死無疑的。

連劉虞開出的懸紅賞格,都是明言買二張首級,這點條件不容討價還價。

所以,張純死前瘋狂一把、跟漢朝幹到底的決心,多多少少彌補了智力值的不足。一個人只要更堅定,那麽他被各種離間類計策騙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此天亡上策,非智之罪也。

幸好,求上而得中,李素的步步為營逐次三計,終究有一款適合張純。

……

六月十四日,劉備與張豪、鮮於奴在遼隧這邊相持了二十多天後,終於到了周泰隊第四次往襄平偷家前線運糧的日子。

張豪在觀察了三次之後,終於覺得自己已經徹底看穿了漢軍的真實部署,忍不住要出動劫糧了。

沒辦法,從營帳、灶頭、炊煙、運糧頻率和規模、遼隧襄平兩地的信使斥候往來難度……等等至少五個方面的證據來看,都已經足以證明,偷家是漢軍的主攻方向。

證據這麽充分,還有什麽好等的?

這要還不是真的,奧斯卡影帝也沒這個演技啊!

而且觀察了這麽多次,張豪也摸清漢軍糧隊的行軍速度了——從遼隧到襄平,總共兩百裏,周泰的運糧隊往返一趟平均耗時八天,也就是每天走五十裏。

偶爾有快一天或者慢一天,回程的時候空車也可能走快一點,顯然是漢軍也不希望被徹底摸清規律,所以在條件允許範圍內多制造一點變量。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張豪在這個過程中,也摸清了一個最容易下手的點:那就是周泰運糧隊從遼隧大營出發後走了一整天、第一晚露宿休息的點。

如今是農歷六月天了,北方的天氣也是非常炎熱的,大軍行軍晚上經常可以露宿,或者稍微遮點輕薄簡易的帳篷,連臨時營地防禦都不用怎麽做,稍微砍點兒木頭臨時紮幾個樁子籬笆圍一下就好了。

也就是考慮到這條路走了好幾趟了,周泰才每次添補一點,把臨時營地搞得稍微有模有樣。每次走時木架子都留下,只把帳篷布扯走,下次回來還在這兒宿營。

整個運糧路線上,大約會有三處這樣過夜歇腳的地方。

這三個點裏,第一夜的這個點,是最適合二張叛軍夜襲劫營劫糧的!

“再遠的話,我們要離開遼隧要塞至少上百裏奔襲,這樣我軍也會在接戰前就消耗太多體力,而且出擊越遠,撞到已經去襄平的漢軍主力危險就越大,萬一剛要跟周泰交戰時,被趙雲的漢軍騎兵主力撞上,趙、周夾攻我們,勝負就難料了。

所以,就盯著周泰東進第一夜的營地,專打這一個點,敵人有援軍的可能性最低,望鮮於將軍千萬記住這一點,祝你馬到成功!”

這番話,就是鮮於奴出擊之前,張豪諄諄囑咐教給他的注意事項。

鮮於奴雖然地位不在張豪之下,但他這人有個優點,就是對於自己身為鮮卑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智力值肯定是比漢人將領低的,這種計謀層面的注意事項,聽漢將的就行了。

所以,六月十五日淩晨,也就是周泰運糧隊出發後第一晚宿營的後半夜,鮮於奴就帶著八千兵馬、步騎兵各四千,悄咪咪摸到了遼隧以東五十裏的遼河北岸。

為了這一戰,鮮於奴手下的兵還特地白天睡覺倒了一下時差,前一天睡了一整個下午,傍晚才起床吃飯、然後夜行軍趕五十裏路來到這兒。

在對面的遼河南岸,周泰運糧隊的臨時宿營地已經在望了,那兒有兩千運糧的士兵和民夫,還有幾百輛大型的牛車。

八千兵力打兩千人,還是偷襲劫營燒糧,肯定是可以速勝的!周泰都撐不到報警等遼隧方向的關羽或是襄平方向的張、趙來救援。

要不然,張豪也不會豪賭到把遼隧要塞半數以上的兵力拿來劫營,他圖的就是速戰速決。

“將軍,三更三點了,要進攻麽?”鮮於奴旁邊的親隨看了看月亮和星星,焦急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