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屯田不是請客吃飯(第2/3頁)

但好在是沒怎麽耽誤農事。等有收成之後,這些人就可以反哺,也不會再拖累劉備軍的軍糧了。

為了兼顧收獲速度,田疇建議不要全部種主糧,多種一些可以較快收獲又容易勉強果腹的熟菜。

而在主糧品種選取方面,魯肅則力排眾議,建議把沿河最好的地塊種植上水稻——魯肅也是親自到一線調研之後,發現大小渝水沿河的春季灌溉條件是很好的,水量充足,所以可以種比小麥更加高收成的水稻。

事實上,後世東北地區也確實是水稻的主要產區之一,而河南河北才是小麥主產區。

這就是因為東北水利一旦建設起來之後,其實是非常適合種長生長期的高產稻的。只是漢末水利不好,所以只能是沿著小渝水河岸、縱深不超過一兩裏地的沿河地塊能種種稻子,還得專門處理一下堰口。

魯肅的建議一開始沒人敢響應,因為劉備陣營其他人都是北方人,從來沒種過稻子,聽說居然要在遼東種稻,也是非常抵觸心裏沒底。

最後還是李素知道點歷史,仔細盤問了魯肅、向魯肅確認他在東海郡時,是否真的親自對水稻農事非常了解,得到了魯肅的肯定回答後,李素才支持了魯肅的觀點。

有了李素的肯定,早已對李素無條件信任的劉備才保下了魯肅的決策。

田疇也連忙做好配套工作、還分出上百名小吏集中突擊學習《四民月令》,以免北方農民不會種稻而耽誤事情。

所有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連李素這種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也再一次在這個春耕農忙季,親自巡查勸農了解情況,忙得股無完胈、脛不生毛。

……

大渝水東岸,昌黎城內。

烏桓難峭王和他的謀士閻柔,這幾天著實有些看不明白。

自從一月底,劉備軍前進到小渝水西岸紮營、穩紮穩打固守後,他們就以為劉備快對徒河、昌黎發動進攻了。

劉備是穿過四百裏無人區來討伐的!怎麽可能打持久戰!就算劉備有錢有糧食,運不到前線不也是白搭!

沒有人比烏桓土著更懂四百裏無人區對後勤的拖累有多可怕!

所以,盡管叛軍也缺糧,但他們相信劉備是更缺糧的一方!等,對叛軍更有利!

只要劉備渡河,哪怕劉備的兵更精銳,也會遭到半渡而擊的懲罰,還會受到徒河城與昌黎城的掎角之勢夾攻威脅!

劉備敢全軍主攻徒河城,昌黎的難峭王主力就會迂回捅劉備的菊花!

可惜的是,這一切想的很好,卻沒有變成現實。

劉備的消息封鎖做得很好,難峭王派去打探軍情的斥候,經常被同樣巡哨斥候的趙雲射殺。

要是那種只有幾十人規模的小隊斥候,不幸撞到了趙雲,更是往往會被全殲殺害!一個活口都回不來!

這樣的情報不對稱環境,導致難峭王和閻柔直到二月底為止,都還不知道劉備在小渝水河口的水寨中、囤積了大批從海路運來的軍糧。

糜竺家的船隊,很多都選擇傍晚時分入港卸貨、黎明拂曉之前又回去,虛虛實實,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船來,偶爾有幾條船被發現,以對海運毫無概念的烏桓人的見識,一時也理解不了其威脅程度。

至於小渝水西岸正面的屯田,保密倒是更難做一些,但因為二月份剛組織下種的時候,禾苗都還沒發芽呢,就算看到大批人活動,烏桓人也以為是漢軍在修築工事,或者搞什麽別的無用功。

誰讓流民只有從遼東流向遼西、卻一個回頭流的都沒有呢?劉備對饑民如此仁慈,但凡來了的都留下不肯走了,哪怕有一個人在劉備這兒覺得過得比烏桓人統治下更苦、知道這邊情況後再二次反叛回烏桓人那邊,那烏桓人也能更快掌握情報。

只能說可惜了,這樣的饑民一個都沒有。

難峭王一直等到三月份、南岸原本被荒棄的田地,都長出半尺高的禾苗了,才算反應過來——原來漢軍在屯田!

“什麽?漢軍居然把那些饑民全部收容了?還組織他們屯田?怎麽可能,劉備要穿過四百裏無人區給前線供糧,就算有海船,他運糧的損耗居然會這麽小?耗得起這樣跟我們久戰?”

難峭王知道真相後直接懵逼了。

“打算等劉備被無人區運糧損耗拖垮”的他,反而白白損失了趁劉備立足未穩先進攻的良機。

“大王,不如過幾日就組織騎兵,渡河沖擊,踐踏搗毀漢軍的屯田吧?”閻柔主動出謀劃策。

難峭王來回踱步:“毀田有什麽用?漢軍能屯田,說明劉備的糧食至少能撐到八月份!就算破壞屯田,也只是破壞敵軍八月份只有的糧食供應。但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一定撐得到八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