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2/3頁)

果不其然,大約半盞茶的工夫,敵軍斥候就從李素面前不遠通過了。幾十騎散得很開,只有其中三五人走了田間的道路,簡易的絆馬索,也就只絆倒了兩騎,但卻引來了一片混亂。

敵軍以為是夜間路黑發生了意外,都沒意識到是敵襲,整隊人速度都放慢了下來,也顧不上追典韋了,甚至還有人下馬查看幫扶戰友。

斥候隊失去了速度,這就很要命。

趙雲立刻翻身上馬,和另一側的周泰、文則夾擊殺出,還沒近戰就先被趙雲射殺五六人,那些人再想上馬逃跑報信,已然來不及了,雙方混戰作一團。

而且李素的準備非常充分,在趙雲殺出的同時,他就命令後排的騎兵紛紛用燧石點起火把、引燃了一些枯麥秸照亮戰場。已經枯敗了幾個月的殘秸並不剩多少,這點火力不會燒死人,卻能照亮戰場防止有人走脫。

隨著火光的映照,李素也徹底看清了,對面這些人都是烏桓人,帶隊的是個百夫長,所以應該是丘力居的嫡系,而非張舉的人。

但李素並不後悔先殺一些即將拉攏的未來隊友的下屬——只要這樣的殺戮,能夠為自己的前進增加哪怕一丁點安全系數。

那烏桓百夫長還想組織起抵抗、吩咐屬下先分出人報信,但他沒來得及開口,只見眼前一點寒芒閃過,然後就被趙雲直接一槍從眼窩裏捅進腦子,死得不能再死。

失去了指揮的烏桓斥候被全殲,李素這邊一個都沒死。

趙雲拉過兩個什長模樣斷了手腳的俘虜,供李素拷問:“你們是丘力居大人的斥候吧?今夜巡營回營可有口令?誰先說,誰能活。”

那兩人懵逼了幾秒,其中一人似乎琢磨過來利害關系,連忙招供:“有口令,我知道。”

然後他就飛快地說了,李素一個眼色,說到做到,趙雲就一劍把另外一個殺了。

李素眼睛也不眨地吩咐:“綁起來,把嘴堵上,帶他一起回營,我等是奉劉幽州之命找丘力居大人談判的漢使,如果口令是真,你帶路有功還能得到賞賜。如若我們出使受阻,撤退前先殺了你。”

那俘虜很快被綁上馬背,也正是到了這時候,他似乎害怕起來:“別,其實剛才的口令是假的,我不知道你們只是使者,我以為無論說不說你們都會殺我滅口……”

然後他才急急忙忙把真的口令又說了一遍。

“這才對嘛,你們烏桓人跟我們漢人玩心計,那不是找死。”李素從背後拍拍俘虜的肩膀,然後一劍從背心捅進去。

讓你小子一開始說謊,還是滅了口更安全。

殺完敵人之後,李素還不忘吩咐一句:“大夥可別以為詐到他第二次交代的口令,就一定安全了,到時候能不用就不用,能不開口就不開口。”

一切交涉都要李素親口說,就算考慮到口音問題實在要烏桓人說,李素也會暗中吩咐好劉頓台詞。

一行人依令而行,把套在鐵甲外面的罩袍丟掉,換上從那些烏桓兵身上扒下來的舊袍,其他凡是有利於偽裝的小物件也盡量搜刮置換,逼真度又提高了一個档次。

此後一路,倒也多次遇到巡邏,敵軍每每呼喝:“來者何人!”

但劉頓都以巡夜斥候的名義搪塞過去,連口令都沒用到。

……

三十裏外,烏桓大營。

丘力居本人深夜未眠,帳中點著兩盞牛油巨燭,他正在親自查驗存糧的賬目。

作為胡人酋長,丘力居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漢字當中也就數字和一些非常常用的字才認識。

但最近因為軍糧的種類開始變得五花八門,他甚至不得不親自多學認了好幾十個字,才算是滿足了看懂糧賬的需求。

連老鼠肉、蒿杆這些原本從來不會在賬目中用到的字眼,他也得趕鴨子上架認——不認不行,老鼠肉已經成了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公平分配的話,各營將士會忿忿不平的。

這幾個月下來,他心中那股類似於“44年投德者”的悔恨,也越來越強烈。

“唉,見機太慢了,連續兩步反應慢!才有今日這般遭罪!若是當初被張舉勸誘之前,消息靈通一點兒,或者找別的辦法跟公孫瓚再打打扯皮仗,拖到劉幽州正式接管、當上公孫瓚的上司,我何以至此?

就算那次錯過了,可後來張舉狂妄稱帝的時候,要是果斷與他決裂,說不定也有反正的可能。可惜,現在都被張舉封了王爵,朝廷肯定容不下我們了……這麽耗下去也不是辦法,總得至少死一半人,剩下一半的口糧才能活過明年春荒,越拖到時候活下來的人越少啊……”

每一個該死之人晚死一天,就意味著又浪費了一人份的口糧。

就在丘力居愁眉不展的時候,營外忽然一陣輕微的躁動,他連忙親自起身出去看,居然已經有一小隊斥候騎兵,來到了離他中軍大帳百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