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2/2頁)

正是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李素又有了一個發現——漢末的鐵匠居然還沒有用“磨刀油”的概念。

換言之,如今的鐵甲和鐵質兵器,並沒有塗抹油脂防銹的處理,都是指望跟青銅兵器時代一樣,表面形成氧化物或者硫化物保護層後,內層不再被腐蝕。(鐵匠鍛造淬火的時候倒是會用到一定的油脂,但出廠後磨刀和保養的環節就沒人用了。)

怪不得如今的鐵甲絕大多數都是“玄甲”,因為黑黢黢的銹跡和致密氧化層可以保護住裏面的鐵。而光亮的鎧甲更多是作為儀仗用的。

不過幸好,李素最後還是找到了一種勉強可用的植酸油——反正他只要是酸性植物油,有一定抗氧化效果,而且眼色已經要清亮透明,就可以用在研磨和保護銀鏡。

這事兒也提醒了李素,未來可以順便多買一點符合這類條件的植酸油,用來給軍隊塗抹武器和盔甲,雖然不能提升裝備的戰鬥力,但絕對可以讓裝備的耐久度提高很多。

別家軍閥的兵器,最多七八年就朽爛成渣了,李素部隊的兵甲說不定能多一倍待機時長。

……

第三樣也是最後一樣核心材料,是粘合劑。其作用是確保研磨劑顆粒均勻分散在膏體裏,不要結塊,防止磨的時候擦傷鏡面。

這種東西的材料,李素後世也在洗面奶配料表上看到過,主要是偏矽酸鈉——說人話,就是那些洗面奶廣告上宣傳的“海藻泥”、“火山泥”之類的東西。

朐縣作為海港縣城,火山泥肯定是弄不到的,但矽藻泥一大堆。

這兩天吃飯的時候,李素不止一次吃到海帶和紫菜形狀的藻類了。雖然不是養殖的,而是漁民采摘回來的野生貨,但找幾個漁民淘澄一堆藻渣回來研磨過濾澄清,還是很輕松的。

所以當天下午,搞定前兩樣後,他就雇了一條船,出海去撈一些海藻泥。

這個過程中,他也趁機在朐縣的港口晃悠了一圈,看到了不少糜家的商船船隊、順便打聽了一下糜家的水路貿易情況。

朐縣本就相當於後世連雲港,這裏的海港條件還是不錯的,漢末時又有河流從這裏入海,水路貿易非常發達,糜家這種一州首富,怎麽可能不重視運費低廉的水運貿易呢。

只不過,李素貼身觀察後,還是很快找到了如今船只跑海的一些小毛病——這個時代的海船跟內河船似乎並不區分,外觀看起來跟後世的黃海沙船類似,都是平底的,無非比唐宋時候的沙船簡陋一些、也更小。

因為河海不分,這些船沒有穩定鰭面,也沒有水密隔艙。所以糜家的沙船,也就是貼著海岸線航行一下,不會進入看不到陸地的遠海。

李素暗暗記在心裏,覺得到時候跟糜竺談合作,又可以多一點籌碼。

……

忙活了半天,李素終於找齊了“牙膏研磨劑”的全部核心材料,一番折騰把成品造了出來。

然後他拿了一面剛在城裏糜家商號買來的銀鏡試手,晚上花了大約一個小時,才磨制出一塊樣品。

他自己品鑒了一會兒,覺得如果糜家原本用的舊銀鏡相當於180P分辨率的話,那他磨出來這塊起碼等於720P甚至1080P分辨率。

大功告成,就等明天見糜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