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攤販見狀立刻介紹起來:“小兄弟,看上這個鼻煙壺了?嘿嘿,你眼光真不錯。這可是正經的乾隆禦制,官窯精品,是我從一個八旗子弟的後代那裏收的。

你瞧這上面的琺瑯彩,多鮮艷,多少年都不會褪色。再看底足的款,寫著‘乾隆年制’,這可是乾隆官窯才有的底款……”

一番話說得雲舟有點想笑。

一般賣鼻煙壺的商販,十個有九個都是說從沒落的八旗子弟後代中收的,當然,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淵源。

相傳鼻煙最早是在明朝萬歷年間,由意大利人利瑪竇帶進中國,而鼻煙壺真正盛行是在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對鼻煙壺寵愛有加,制造的鼻煙壺囊括了料質(玻璃)的,瓷質的、玉質的、金屬類以及翡翠等各種寶石等等,而瓷質的如鬥彩、琺瑯彩、粉彩、天藍釉、素白釉以及青花、釉裏紅等種類豐富多彩,數不勝數。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尤其到了乾隆年間,中國朝野上下皆嗜鼻煙,鼻煙壺成了顯示身份的東西。有些人即使自己不愛好古玩、不收藏古玩,也必須強迫自己嗜好鼻煙,收藏煙壺,以順應社會潮流。①

那時候手中沒有鼻煙壺,就像現代人沒有智能手機一樣,足見其風靡程度。據說大貪官和珅被抄家時就抄出鼻煙壺3000多個,各個都是精品。

至於有‘享樂文化代表’之稱的八旗子弟,見面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鼻煙壺來互相攀比炫耀。

有兩句話可以清晰的折射出清代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

第一句,貝勒爺三件寶:核桃、扳指、籠中鳥;第二句,貝勒爺起早三件事:聽戲、品茶、聞鼻煙。

聞鼻煙所用的鼻煙壺就是八旗子弟的賞玩的精巧物件之一。

有的八旗子弟甚至每日更換一種材料的煙壺,今天瑪瑙的,明天翡翠的,後天和田玉的;又或者按每月的日序,按照數量更換鳥蟲的數目,以此來彰顯身份。②

正因為如此,這些攤販售賣鼻煙壺都要提一嘴八旗子弟,以此來證明這件東西是真品、精品。

滿清貴族手裏把玩的,能是不值錢的貨色嗎?

嗯,都是套路罷了。

鼻煙壺的種類和材質多樣,辨別起來並不容易,需要懂得各方面的知識。加上現代的有些仿制品技藝精湛,幾可亂真,在這上面上當受騙的不計其數。

雲舟對鼻煙壺沒有太多了解,但他見過雲父收藏的真品,所以很容易便判斷出手裏這只鼻煙壺是假的。無論是從瓷質、顏色、畫工還是風格,都與真品相去甚遠,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就說最上面的壺蓋吧,宮廷禦制一般都是鍍金材質,極盡奢華,現代工藝可舍不得用。

他將手中這只鼻煙壺放下,拿起了另外一只內畫鼻煙壺,仔細觀察起來。

內畫鼻煙壺出現於清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到了清光緒年間,內畫壺工藝達到了鼎盛時期。

它是采用特制的鉤型毛筆或鉤型竹筆蘸取國畫顏料,在口小如豆的方寸壺內壁反手作畫而成,十分考驗工藝。③

藝術家作畫時,要求凝神靜氣,將力道完全集中在手腕之上,最重要的是,落筆無悔。因內壁無法修改,故要求一次完成,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瑕疵都可能導致整個作品從頭再來。

目前,內畫鼻煙壺已經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

說起內畫鼻煙壺,必然要提起晚清內畫三大家: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

雲父之前收藏的另一個鼻煙壺,就是位居“三大家”之首的馬少宣所作“玻璃內畫彩蝶詩文鼻煙壺”,清晚期作品,武漢博物館收藏了另外一件,市場價格在百萬以上。

現在雲舟手中的鼻煙壺是一副內畫仕女圖,高七公分左右,材質應該是天然水晶。

畫中的仕女梳著婦人發髻,頭戴珠釵,正駐足停留,似乎在等人。其人物形象生動,衣飾鮮明,神態極為傳神,說明作畫之人有一定功底。

上面的落款處寫著“XX年葉仲三所作”,下面還有紅色的印。

從畫工和落款來看像是晚清內畫三大家之一‘葉仲三’所作,但也不排除仿制得比較巧妙,畢竟名家所作的鼻煙壺是市場上主要的仿制對象。

雲舟一時有些遲疑,想了想還是打算放下。

卻見手腕上的小玉龍再次浮現,將鼻煙壺上的靈氣盡數吸入口中,龍身上有三片米粒大小的龍鱗接連亮起,然後慢慢變成了銀色。

雲舟若有所思:難道……這個鼻煙壺是真的嗎?

攤販一看有戲,又開始吹噓起來:“小兄弟,這個鼻煙壺是清朝著名大師葉仲三所作,你看落款就能看出來。

葉仲三你知道不?清朝三大家之一,乾隆爺都把他叫到宮裏制作鼻煙壺,隨便一個都能拍出幾十萬的高價。這是從他後人手裏收的,想要我給你便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