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願意做小白鼠。”(第3/4頁)

趙醒歸說:“差不多。”

楊醫生看過他的病歷本:“十七歲,小帥哥,你和我女兒同齡啊,也上高三嗎?”

趙醒歸說:“高二。”

楊醫生一邊看片子,一邊和他閑聊:“你在哪個高中上學?我女兒在五中。”

趙醒歸:“我在二中。”

“學霸呀。”楊醫生不再說笑,認真地看起了片子,看完後又和孫主任交流了幾句,由孫主任出面對趙醒歸解釋。

時至今日,醫療技術飛速發展,脊髓損傷依舊是全世界醫學界難以攻克的難題之一,究其原因在於神經細胞是再生能力特別差的一種細胞,而脊髓就是由許多神經細胞構成。

當脊髓遭受損傷,神經細胞就會壞死,壞死後又不可再生,於是損傷就成了不可逆的狀態,預後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現階段,醫生都是建議患者通過康復訓練來提高損傷平面以下肢體的活動能力,再通過日常護理來防止並發症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

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質量普遍較差,因為肢體不同程度的癱瘓,還會伴隨抑郁、焦慮、失眠、厭世等心理問題,所以,脊髓損傷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會伴隨患者終身。

這一切,趙醒歸早就了解,並且在最開始就進行了心理幹預。

但只要是個病,它總有輕重之分,脊髓損傷也分部位,頸椎、胸椎、腰椎,傷到哪兒,對肢體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它還分完全性損傷和不完全性損傷,不完全性損傷的區別就更大了,有些人可以恢復到幾乎不影響生活,有些人可以拄拐行走,有些頸椎不完全性損傷的患者盡管也需要坐輪椅,但手啊腳啊都能動。

簡而言之,同為脊髓損傷,不同的患者就有不同的後遺症,像趙醒歸這樣明明被診斷為不完全性損傷,卻活得像個全癱似的,其實也挺少見。

“我依舊認為,小趙的神經傳導功能沒有完全消失,他大小便有感覺就是一個證明。”孫主任對範玉華說,“他下肢肌力一直沒有很好地恢復,可能是因為殘存的神經纖維數目不足,中樞下行沖動在脊髓前角總和後仍不足以引起肌肉收縮,但現在……”

孫主任點點趙醒歸的核磁共振片子,“小趙右腿的麻木,我覺得可能是一種神經細胞復蘇的信號,當然有可能也僅限於此。目前來說,我的建議是繼續保持下肢的康復訓練,定時來醫院做一些電刺激的治療,再配合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如果你們信得過中醫,也可以用針灸輔助治療,推拿不行,那個對他不適用。怎麽說呢,都試試吧,先觀察一段時間,過兩個月再來檢查一下。”

範玉華和趙偉倫對視一眼,範玉華問:“孫主任,還有沒有別的治療方法了?電刺激和針灸,我兒子之前住院一年多,全部都試過,效果嘛說不上來。他的身體是一天比一天好,但就是腰以下一直沒感覺,現在右腿發麻這個症狀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如果有別的治療方法,我們也願意試一試,反正,結果再壞也就這樣了。”

孫主任沉吟不語,楊醫生一直在邊上聽他們聊,這時插了一句嘴:“據我所知,北京X醫院這兩年有一種比較先進的神經細胞修復手術,不算大面積臨床推廣,費用比較高,效果因人而異。有人做了完全無效,還在網上說是騙錢的,有人做了有效果,就是樣本比較少,我也說不出個概率來。”

範玉華拿出手機記錄:“哪個醫院?麻煩你再說一下,是正規醫院嗎?”

脊髓損傷的患者和家屬很多都被各種巧立名目的不正規醫院騙過,對方牛皮吹得天花亂墜,患者把錢砸下去,結果進去時什麽樣,出來還是什麽樣,一個個都被騙怕了。

楊醫生又把醫院名報了一遍,說:“放心,那是正規的三甲醫院,神經外科在全國非常有名。我們錢塘還沒有一家醫院用過這種技術,如果你們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去咨詢一下。我不是給他們打廣告啊,我也不保證治療效果,只是我覺得……小趙年紀這麽小,和我女兒一樣大,未來還很長,咨詢一下也沒什麽損失,對吧?”

範玉華把醫院名記錄在手機上,說自己回去會和丈夫商量一下,趙醒歸突然開口了:“我願意去試試。”

範玉華:“啊?”

“媽,回去了,你幫我去咨詢一下,我也可以自己和醫生通話。”趙醒歸的眼神炙熱得嚇人,“我願意做小白鼠。”

楊醫生“噗嗤”一聲笑出來:“沒那麽誇張,小帥哥,怎麽還能讓你做小白鼠呢?那又不是試驗階段的治療方法,只是在那家醫院臨床展開了,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能做的醫生不多罷了。”

孫主任也說:“沒錯,可以去咨詢一下,同時,我說的幾種治療方法最好也配合著進行。神經細胞的修復的確非常困難,但也不是一點沒可能,小趙年紀輕,身體底子好,本來就是不完全性的損傷,我覺得想要再恢復得好一點,還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