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使徒之戰(2)(第2/6頁)

從蘇美爾文明衍生出來的神話體系即蘇美爾神話,也可稱為兩河流域神話,黑箱古卷闡明蘇美爾神話孵化出希伯來神話和古希臘神話。

如果認真研究過希伯來神話、古希臘神話和蘇美爾神話就能發現它們互有共通,但是借用的程度不一、方向不同,比如古希臘神話的神明職位、性能,和蘇美爾神話的神明職位、性能,幾乎重疊。

古希臘借用神明體系,衍生出自己的神話體系,曾有過鼎盛時期,後來沒落,至今只剩下一個華麗的殼子,沒多少信仰。

希伯來神話則借用故事本身,盜取核心,比如《吉爾伽美什史詩》描述烏魯克王吉爾伽美什找到最具智慧的人,智者闡述他遭遇大洪水並打造方舟存活的故事,被希伯來神話竊取,變成諾亞方舟。

再比如伊甸園,舊約描述伊甸園地址就在兩河流域交界處,還有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創造,實際‘肋骨’是蘇美爾語言稱贊女人的詞匯,被音譯成‘肋骨’,最後變成我們現在熟知的女人是男人的肋骨。

還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就不一一細說,以上的內容是鋪墊,以下才是我要說的重點。”

李善水調出黑箱古卷的文字,並在旁邊配以華夏文字注釋:“簡單一句話概括古卷記載:古希臘神話和希伯來神話分割蘇美爾神話,希伯來神話逐步蠶食古希臘神話。公元一百年前後,歐洲爆發過史無前例的戰爭,希伯來試圖奪走古希臘神話核心,但是沒能成功,核心在戰爭後消失無蹤。”

“簡單點來說,古希臘和古希伯來的神明分別吞噬蘇美爾神話的神明,蘇美爾神明消亡。希伯來的神明接著吞噬古希臘的神明,後者消亡,古希臘神話的強武消失。”

“是這意思。期間,希伯來神明不斷吞噬其他小神話體系的神明,壯大自己,使祂從一個低等級詭異爬到現如今高等神明的級別。”

林善淵補充妻子的話:“祂跟北歐神話聯手鏟除古希臘神話,後來試圖對北歐發起戰爭,但是期間遭遇強勁對手的阻礙,導致強武再次失蹤。

不過關於北歐神話的強武的記載有點模糊,那個單詞好像破碎,又好像逃跑,總之翻譯出來就是兩個意思都有,我們認為逃跑更妥當,因為‘祂’沒能吞噬北歐的強武,氣憤地掀起第一場神明對人類的審判:擊殺埃及長子。”

聽到北歐強武,龍老板擡眼,卻不發一詞。

李善水:“也就是說,歐洲的神明在過去的數千年裏,鏟除異己,使偌大歐洲除了祂,再也沒有別的神。

吞噬無數神的歐洲神,其實力強大到不可估量,如果不是出於玩弄人性的惡趣味,恐怕沒有七個月的末日審判,祂能夠直接引發海嘯、狂風、洪澇、火山爆發……一切可怕的自然災害同時各地爆發,頃刻間消滅人類。

我們數據部連日來分析歐洲神明的力量和弱點,判斷依靠人類對抗祂的勝算,很遺憾,不足10%。”

話音一落,在場眾人如墮冰窖,全人類對抗一個神的勝算,竟連10%都沒有,未免過於可怕。

張畏塗換了個姿勢,詢問:“為什麽祂的強武被埋在黑鐵樹林深處,而不是隨身攜帶?”

林善淵:“原因不明,似乎跟北歐的戰爭有關。不過強武跟祂綁定,就算不能隨身攜帶,別人也拿不走。祂現在樂趣上頭,掀起災難,打算玩弄人類,考驗人性,而人性禁不起丁點考驗。”

頓了頓,林善淵關閉軟件,換成剛才收到的郵件:“現在祂的惡意和樂趣全部沖向一個人:救主彌賽亞。”

李善水:“然而沒人知道救主彌賽亞究竟是誰,只有死而復生之人,才能證明他就是彌賽亞。彌賽亞頂替罪人受罰,就能拯救世人,結束末日,所以恐懼末日的人會在日復一日的恐嚇中變得更加狂熱,狂熱到泯滅人性的地步。”

巫雨潔嘆息:“全球秩序要亂了。”

龍老板:“應該會有一份名單。”

葉勝英:“什麽名單?”

龍老板擡眼:“一份被惡意針對的名單,救主彌賽亞的候選人名單。”

葉勝英皺眉,李善水說還沒有出現,但網絡已經有人po出有可能是救主的人選,歐洲一家大型娛樂公司自建在暗網中的網址被推到明面的網絡,列舉出救主的特征。

符合特征者,就有可能是救主候選。

林善淵調出這份特征名單,投影到光屏,所有人看完都覺得扯淡:“能見死靈,能控死靈,能與死靈交流,懂魔法、會巫術,或有超能力,虔誠信仰或格外良善、正義之人……唯恐天下不亂的蠢貨!隨便一個普通善良的人堪稱正義就是救主?或者隨便一個超凡者能做到前面列舉的那些,就是救主?”

“刪掉這份名單,嚴禁流入華夏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