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3頁)

謝渺聽出點意思來,問:“蔡佳敏的堂哥?”

方芝若道:“對,那日他也在蔡倫坊門口。”

謝渺想到個名字,“蔡又暢?”

“是他。”方芝若解釋:“凡是蔡家子孫,無論男女,都能進入紙坊學習。譬如蔡夫人,她從小跟著父親學造紙,僅二十五歲便脫穎而出,當上蔡倫坊的家主。”

謝渺便笑話她,“僅二十五歲?我可還記得,當初有人才重辦紙坊一年,便哭著鼻子說,阿渺,我不行……”

方芝若紅著臉道:“是我急功近利了,此番來到耒陽一看,才知何為井底之蛙,妄圖一步登天。”

“虛心求教是好事,卻也無需妄自菲薄。”謝渺另有深意地道:“你將那個蔡又暢借你的書好好看上幾遍,興許能有幫助。”

方芝若歡歡喜喜地點頭,心無旁騖地道:“你放心,我定會好好研讀。”

後面幾日,謝渺便在城裏兜兜轉轉。

耒陽是座與京城截然不同的都邑。

京城富庶,底蘊厚重,遍地均是達官貴人,有如李商隱所言: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耒陽靈秀,百姓們既安逸又拼搏,忙於各行各業,由內至外都透著一股蓬勃朝氣。

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迷人處。

縱觀兩世,謝渺僅待過三個地方:京城、平江與羅城。京城是歸宿,有她熟悉的軟紅香土。平江是故鄉,承載記憶裏的古墻灰瓦。而羅城,她曾在幼年時待過三年的羅城……

她已記不清羅城風貌,恰似她對父母的記憶,隨著年華悄然流逝。但她知道那裏有父親的石像,它與父親擁有同張面容,只要看到它,她便能重拾往昔。

等有機會,一定要回去看看。

*

蔡佳敏聽說謝渺的遭遇後,歉疚不已的同時,重新給她推薦了一處地方:耒陽城中的風箏坊。

風箏此物,以竹為骨架,以紙作箏面,能描繪各種圖案,做成千奇百怪的形狀,尤為受閨閣少女與孩童喜愛。春秋季節,風和日麗時,大齊每個都邑的天空裏都能見其身影。

得益於蔡倫大師改進造紙術的關系,耒陽的風箏也赫赫有名,看客們不僅能買成品,再花上二十文錢,更能親繪圖案,制作獨一無二的風箏。

閑著也是閑著,謝渺便花了八十文錢,拉著其余三人去做風箏——咳咳,也包括田豐在內。

對此安排,田豐初時斷然拒絕,義正言辭地道:“夫人,屬下是護衛,專門負責保護您的安全。”

話裏的意思便是:除此之外,其余便不屬於他的分內事。

謝渺了然,笑眯眯地問:“你們公子離開前叮囑過你什麽話?”

田豐不明所以,照實道:“公子命屬下定要保護好您的安全,滿足您的任何要求,由您隨意差遣——”

說到此,田豐頓時噤聲,謝渺則好整以暇地望著他。

田豐試圖掙紮,“夫人,屬下是個武夫粗漢,真做不來細致的手工活。”

謝渺仍不打算放過他,“叫你做就做,哪來那麽多話。”

田豐求救般地看向拂綠,指望她能勸勸謝渺。豈料拂綠與主子一條心,笑道:“做風箏可比練武簡單多了,你別怕,有不會的地方我教你便是。”

話已至此,田豐無法,只得跟著她們一起去做風箏。

他們交過錢,坐在院中搭得大棚裏,跟著風箏師傅一步步從頭學起。

風箏師傅道:“先在紙上畫好你想要的圖樣,填好色後,將它糊在骨架上……”

他們學得是最簡單的板子風箏,紮制容易,迎風飛得高,適合新手入門嘗試。

謝渺用筆勾了只雪狐,拂綠畫了朵花,江容描了一顆樹。而田豐被趕鴨子上架,先是想畫這個,再是改成那個,跟著又變成另一個……

塗塗改改到最後,出來個四不像,誰見都得問上一句:這是個啥?

好在沒人取笑他,大家認認真真地做風箏,半個時辰後,他們拎著四個形態迥異的風箏走出紙坊。

田豐對著手裏的四不像發愁,他可不想拿著它到處亂晃,於是靈機一動道:“夫人,快到午膳的點了,咱們不如在附近吃完再回去?”

拂綠適時地道:“夫人,蔡小姐說了,附近有家不錯的素齋館。”

謝渺道:“行,那便吃過再回去。”

田豐連忙收起所有風箏,“這幾個風箏太礙事,屬下先拿回去放馬車裏。”

謝渺似笑非笑,卻未再為難他,“去吧。”

等田豐離開,她們便沿街緩步往前走。

拂綠撐著傘替謝渺遮陽,笑道:“夫人,等改天涼快些,咱們便去西邊的寶石湖放風箏,聽說那邊景致極好。”

走著走著,路邊傳來一道響亮的叫賣聲,“紅薯粉皮,又香又辣的紅薯粉皮,吃上一碗,保準你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咯!”